“鄧賢聽令,金燕橋南五六里蘆葦茂密,正是埋伏之處,將軍可引兵三千,埋伏於此處,倘若見魏延追來,可趁敵軍半數過橋時截斷敵軍。魏延軍若敗,必從城東小山那逃走,我自會命兵士在此埋伏擒拿魏延。倘若我軍打敗敵軍先鋒,則敵軍銳氣盡失,必然士氣低落,無力攻城”張任說道。
張任早早抵達雒城,隨後調兵遣將,只等劉琮先鋒魏延前來。張任是一貫反對劉璋請劉琮入蜀的,不過他沒王累那麼極端,把自己倒懸城門口,結果白白的犧牲了自己。張任作為蜀中大將能做的便是對手下勤加操練。關鍵時刻劉璋想起來讓張任到雒城抵擋劉琮,張任也甚至責任重大。
雒城離益州治所成都的直線距離不過兩百來裡,就算算上山路彎曲,步兵行軍也不過五六日即可抵達。一旦劉琮突破雒城防禦,佔據廣漢,勢必會長驅直入直搗成都。到時候整個益州必定人心大亂。所以張任也是十分謹慎,一定要在此地阻擊住劉琮。
對此張任還是有自信的,雒城原本有守軍一萬,此番又從成都調來三萬精兵。雖然劉琮在數量上還有優勢,但劉琮背靠漢中,隨時可能被張魯偷襲,而張任自己則是背靠成都,隨著戰鬥的進行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
……
“報魏將軍,敵將冷苞領兵前來迎戰”斥候說道。
“可算來個有種的,我還以為蜀中無人了呢”魏延自言自語道。雖然于禁、法正成功的招降了白水關守軍,但在魏延看來,恰恰體現了益州武將的無能和懦弱。楊懷、高沛更是自己手下敗將,只知道整天吹牛打屁,武藝不行還沒腦子。李恢等人雖然棄暗投明,魏延卻是看不起他們。
倒是當初二劉相會時,一開始始終不肯出來相迎的張任讓魏延有點敬佩,尤其是張任的槍法竟能與趙雲打成平手。此番聽聞大將張任駐守雒城,魏延自然也不敢怠慢。不過這一路行來,沿途各縣都是望風而降。這些雖然是法正、張松和董允等人的功勞,魏延卻覺很是無趣。這回總算有人出來,魏延聽後精神一振!
“哈哈,荊州兵竟然敢前來送死,本將奉張將軍之命等候多時!速速下馬,放下兵器,本將饒爾等不死!”這泠苞顯然沒忘記張任的囑託,一上前便是冷言相譏,勢要激怒敵軍。
這魏延自入蜀一來憋了快一年了,本來益州武將就沒幾個看得上眼的,這泠苞他更是未曾聽說,打馬上前卻見泠苞三十不到,一副瘦小的身板,一看就不是什麼猛將,居然敢口出狂言?
“我乃蜀中大將泠苞,我槍下不殺無名之卒。爾等報上名來。”泠苞見自己的激將法有效,更是得意。擺明了就是為了激怒敵軍敵將。
那邊魏延聞言大怒,催馬上前和冷苞交戰,兩人打了二十幾回了,冷苞就抵擋不住敗退而回。魏延待衝上前擒拿冷苞時,敵軍全線壓了上來,魏延只得退回,揮軍上來交戰。兩軍混戰了一場,冷苞軍陣勢鬆動抵擋不住,就往城東敗退,魏延率兵在後掩殺,追到了金燕橋。
“給我追過橋去,我要活捉冷苞”魏延喊完,領兵士過橋追殺。魏延雖然也曾想過橋頭可能有埋伏,不過敵將如此不堪一擊,自己的先鋒部隊又是比敵軍多出四五千人,藝高人膽大,魏延稍作猶豫便衝過金燕橋。
“魏延休得放肆,大將鄧賢在此”忽然一片吶喊聲伴隨著漫天的飛箭傳來,令魏延軍大亂。泠苞見來了伏兵,亦領兵殺回,兩下夾攻把魏延軍團團困住。
雖然魏延勇猛過人,但手下將士因為被伏擊,受得驚嚇不小,戰鬥力急劇下降。一時間,魏延竟然奈何不了泠苞和鄧賢,又怕還會有更多的伏兵出現,魏延便是想著儘快突圍重整旗鼓再戰。
“隨我殺出去”魏延見中埋伏後,身先士卒領兵士發起衝鋒,殺出一條血路衝了出去。也虧得荊州英勇善戰,雖然三面被圍,大部分士兵在魏延的帶領下還是奮力衝出了包圍圈。
不過泠苞和鄧賢也不是善茬,眼見魏延敗退,領兵在後面一陣掩殺,魏延部下又是死傷無數。
好不容易集攏了部隊,卻又發現找不到來時的路,魏延急的直喊斥候:“此處從哪裡走可以回到來時的路?”既然敵軍有所準備,自己的前鋒部隊又被人伏擊,魏延自然想回到原來等候劉琮大軍抵達後一起前往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