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於康熙末年有聲書> 第十卷 游龍舞 第五百一十六章 制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卷 游龍舞 第五百一十六章 制衡 (3 / 4)

帝王榮寵,有時會成為嫉妒的靶子,要預備迎來各方的暗箭……在京裡什麼訊息傳的最快?

毫無疑問,自然是宮裡的訊息。宗室王爺、文武百官,但凡有點權勢的,誰的“眼睛”是瞎的、“耳朵”是聾的?

生死榮辱都繫於皇帝身上,對於御前的風吹草動,眾人當然格外關注。

到了掌燈時分,那些“手眼通天”的人家,差不多都得了訊息,“申正二刻(下午四點半),萬歲攜長孫弘皙出乾清宮,至毓慶宮,酉初三刻出”。

這一夜,卻是有多少人輾轉反側,多少人思慮重重,多少人遊移不定,多少人心生怨尤……京城是非,卻是暫時與口外奔波的曹顒無關。

經過了兩天的跋涉後,正月二十三晚,曹顒這一行人,終於到抵位於哈喇尼敦井的太僕寺左翼牧場。

外哈喇尼敦井這邊的左翼牧場,方圓六百里;位於齊齊爾罕河右翼牧場,方圓四百里。

用了五、六天的功夫,曹顒才將兩處牧場的幾個牧點都巡視清點過。

這裡牲口的折損,要比曹顒想象中的還嚴重。

成年騾馬、騸馬倒斃數達到兩成,這兩年新孳生的小馬則因缺少草料,加上暴雪冬寒,折損過半。

太僕寺牧場如此,那八旗牧場,有的比這邊還靠北,只怕雪災會更明顯。

牧場賬冊同實際牲畜數,有幾家是相符的?

就是太僕寺這邊,曹顒也是心知肚明,實際牲畜處與賬面上,本來的缺口也有近一成。

這一成,由察哈爾都統、兩翼牧場總管、太僕寺各級官員瓜分,這也是太僕寺衙門的慣例。

雖說對於這樣行為,曹顒心裡反感,但是也沒有想著去改變。

左右又不是佔他的便宜,何必費力不討好,將上下人等都得罪了?

與其他牧場相比,太僕寺牧場還算是體面的。聽說八旗牧場那邊,吃馬匹“空額”的,有達到二三成的。

如今,凍斃的牲畜有兩成,加上之前的空額,實際上太僕寺牧場裡的馬匹尖減了三分之一。

要想再恢復到雪災前的牲畜數量,怕是需要三、五年的光景。

太僕寺牧場如何,其他八旗牧場,牲畜的數量,能剩下賬面的五成已經是不錯。

朝廷牧場的牲畜,由國家掏銀錢飼養,多是膘壯毛長,尚且如此,何況那些尋常牧民?

像巴圖家那樣,倒斃了牲畜,生計困難的,不曉得有多少人。

現下還好,有凍肉能果腹,待到過兩個月,凍肉吃盡,饑荒不可避免。

雖說漠南蒙古被朝廷視為內蕃,但是並不代表朝廷能視蒙古人為子民,要不然也不會有滅絕人姓的“減丁政策”。

“減丁政策”,就是限制蒙古各部人口的滋生。

在各部人口達到一定上限的時候,就要超出的丁口進行屠殺。

為了保持朝廷“仁義”的面孔,直接“屠殺”的時候並不多,多是以戰爭時,驅使蒙古八旗為前站或者挑撥蒙古內部爭鬥為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