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算是現在把產量提上去了,也解決不了根本上的問題。”
“現在更應該做的是想辦法推進桑塔納的零件國產化,這樣子不用大幅度的浪費外匯,產量想要怎麼提上去都可以。”
“這一點,就要靠你們設計處牽頭,組織採購部和技術部等部門,大家一起努力。”
於金這麼一說,汪會亮又頭大了。
別看只是簡單的搞一下零件國產化的事情,其實難度一點都不低。
桑塔納上使用的許多技術,在國際上算是常見的,但是在國內來說,還是非常新的。
新技術就意味著過往沒有配套廠做過類似的零件,需要重新開發。
他們又不像江輝那樣子可以輕鬆的指導配套廠去做各種指導。
“廠長,桑塔納國產化的事情,不管是對我們廠還是對整個滬上來說,意義都非同尋常。”
“進一步拓展的話,可以說對整個華夏轎車產業的發展都很有意義。”
“我覺得是不是可以把更多的廠和相關部門拉進來,成立一個桑塔納國產化共同體,大家一起想辦法來推進各種零件的國產化工作。”
“要不然這個國產化的日程,很可能會持續的時間比較長。”
汪會亮對滬上汽車製造廠現有配套廠家的技術實力還是比較瞭解的。
桑塔納上的許多零件,特別是發動機上的許多零件,現在的配套廠想要生產出跟進口零件相同質量的產品出來,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搞定。
這裡面不僅有技術的差距,還有生產裝置的差距。
比如人家的零件機加工的精度是要求做到公差正負0.01毫米,但是你的裝置本身都不具備這種精度的加工能力,那怎麼可能生產出合格的零件出來?
而要引入新裝置,這就比較漫長了。
各個工廠都想從國外引進先進的裝置,但是經費是有限的,特別是外匯是有限的。
正常的程式走下去,也許過個兩三年都沒有辦法完成。
但是如果有一個專門的“桑塔納國產化共同體”類似的組織去推動,又有滬上領導們的重視的話,有些工作就會好做一些。
汪會亮想要從其他的工廠或者學校裡頭抽調一些人員的話,也會變得容易一些。
“你這個提議不錯,爭取這幾年給出一個明確的方案出來,我在廠委會上討論一下,然後再跟上面彙報。”
於金對現在的情況也算是比較清楚,知道汪會亮的提議是有意義的。
現階段,只要對推進桑塔納國產化有用的事情,他肯定都是鼎力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