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生產線也會越來越先進,甚至將來我們會修建全球技術最先進的汽車工廠。”
江輝說這些話的時候,內心之中是不覺得有什麼水分的。
但是侯國明他們就不見得是這麼認為了。
只是江輝是廠長,他們就算是有疑問,也不會每次都說出來。
由於各種裝置在拆卸的時候都做了非常細緻的標記,並且有些裝置只是拆了一部分,並沒有拆解到每一個小零件。
這就大大的削減了重新組裝耗費的時間。
到了1982年12月底的時候,大部分的裝置就已經組裝完成了。
當然了,速度能夠那麼快,跟這個年代的汽車工廠沒有那麼多的先進裝置也是密不可分的。
要不然得話,有些大型的裝置,一臺的安裝時間就去到一兩個月了。
“廠長,發動機的各個零件圖紙,已經按照你之前的安排完成了設計。”
“不過需要結合第一次樣件試作的情況來對一些零件的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資料做一些調整。”
胡水文從首都內燃機總廠離職之後就加入到了寶馬汽車,領著一個月1000元的超高薪水。
這只是一個開始。
江輝承諾等到家屬樓修建好之後,會分配一套120平的三室一廳單元房給他。
要不然人家在首都內燃機總廠設計處處長的位置上做的好好的,可不會願意輕易的離職。
當然了,胡水文也不單純是因為福利待遇好才來到寶馬汽車,更多的是對內燃機技術的嚮往。
首都內燃機總廠之前生產的發動機都是從北極熊那邊拿到的圖紙資料,後面配合新款BJ212和悍馬軍車的發動機生產,都是在首都理工大學和江輝的指導下完成的技術升級。
依靠他們自己的實力要開發一款全新的發動機,胡水文知道是不大現實的。
並且廠裡面也不支援這種研發的大規模投入。
但是去到寶馬汽車這邊就不一樣了。
江輝已經明確的表示寶馬汽車首先會開發1.5L的發動機,後面會開發2.5L和3.5L的V6發動機。
甚至更大排量的發動機也會考慮。
這對胡水文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華夏,他知道只有寶馬汽車在江輝的帶領下有可能實現這麼誇張的新款發動機研發計劃,其他工廠哪怕是一汽和二汽那邊,他都是知道不可能的。
所以他最終選擇加入寶馬汽車。
“發動機工廠的壓鑄車間那邊已經預留了一些新裝置安裝的空間,有些壓鑄件外面的配套廠做不好的話,將來就由我們自己來生產。”
“方總那邊已經安排人去東瀛跟裝置廠家溝通採購先進的壓鑄裝置的事情了。”
江輝知道對於發動機的研發來說,如何設計是一個問題,把零件從圖紙變為實物,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裡面各種材料選擇、熱處理工藝和機加工精度等東西,都會影響零件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