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那邊,古迪納夫堅信有新的替代材料,夜以繼日地研究了三四年時間。
1980年,58歲的古迪納夫找到了替代硫化鈦的材料,即鈷酸鋰。
這讓鋰電池而更加穩定,且重量減少一半以上。
但是,這距離可商業化生產的鋰電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後來,東瀛的化學家研發出了鋰電池可用的石墨負極材料,與古迪納夫研發出的正極材料完美搭配,開發了新型鋰電池。
索尼等企業將這種電池應用於行動式攝像機、膝上型電腦、手機等無線電子產品中,得以廣泛商業化,這才算是真正的開啟了鋰電池的發展之路。
只是這條道路真正的發展壯大,其實是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之後的事情。
留給北平電池廠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足的。
當然了,有了美利堅和東瀛那些化學家的成績在前面,華夏這邊要想真的出一個因為研發鋰電池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實際上是很難的。
但是扶持一個院士出來,江輝覺得完全有可能。
這些話,他都還沒有跟任何人說過。
“他們工廠現在也還有一千多人的規模,其中技術人員就有超過100人,算是各個工廠裡頭技術人員比例比較高的工廠了。”
“也正因為如此,北平電池廠的成本就更高了。”
“再加上過去退休的人員比較多,每年相關的負擔都是一個很大的包袱。”
“你要是有什麼好的改革方案可以提出來,我一定跟領導們好好的彙報一下。”
秦浩對江輝的想法還是很有信心的。
“現在國內對於吸引外資的重視程度,比前幾年高了很多,各方對於外資的抗拒心理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在深城那邊,已經有上百家外資企業,發展的勢頭非常的猛。”
“國內現在有不少的工廠經營不是很有利,跟外資合資或者把一部分經營狀況特別不理想的工廠賣掉,我覺得都是可以考慮的。”
江輝知道自己的這個提議,到時候肯定會有不少負面案例出來。
外資來華夏又不是做慈善的,那幫人做事是吃人不吐骨頭。
藉著合資、收購等各種方法,掌控華夏的一些產業,或者侵吞一些資產的情況,也都是時有發生的。
這方面的預防工作,江輝到時候也肯定會跟秦浩一併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