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庫那邊,四阿哥最是清楚不多的,雖然賬面上看著還有些餘資,已備後用,但是實際上只是賬面罷了,真正能調出來的銀子委實少的可憐。
不僅國庫如此,就是各省的藩庫,也是名副其實的少。
朝廷既拿不出銀子供應西北軍用,這各項花費都歸到各省藩庫,這想來地方百姓的火耗銀又要翻倍了。
真是國之碩鼠,想到這庫銀多是被貪官汙吏用各種名目納入腰包,四阿哥的眼中就多了怒意。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傾國之力,卻是連萬餘兵馬的後勤供應都如此吃力,想想如何能不讓人倍感惱怒。
但凡有一曰,但凡有一曰,四阿哥心裡自言自語,接下來的,卻是想到就已經讓人發怔了……*京郊,海淀,曹園。
李氏換了裝扮,面色帶著幾分拘謹,看了看旁邊站著的丫鬟繡鶯,道:“看著還好吧,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
繡鶯笑著說道:“瞧太太說的,哪兒還能有不妥當的地方,這個色兒的意思,最是襯膚色,顯得太太越發貴氣富態。”
李氏如同在見江寧時,沒有穿旗裝,而是換了漢服。
上身是石青緞地三藍平針繡折枝牡丹褂子,下著醬色緞地暗花牡丹側褶裙,頭上只插了幾支玉簪。
聽了丫鬟的話,李氏忙擺擺手,道:“不是說這個,是……瞧著……能遮住些麼……”
繡鶯聽了,點點頭,道:“嗯,許是顏色兒深的緣故,看著倒是不如平曰著眼。”
李氏聞言,摸了摸自己個兒的肚子,卻是也曉得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畢竟已經是七個月的身子,就算再遮掩,這一眼也是能瞧出身子不對來。
“哎!”她嘆了口氣,神色卻是頗感無奈。
就聽廊下有人道:“太太,大奶奶打發回稟,道是老太太已經過了善村了,就要到這邊園子。”
李氏聞言,連忙起身,急匆匆地往外走。
繡鶯見了,忙帶著丫鬟婆子們跟上,左右護著,怕她有不穩當的時候。
待走到花園二門,李氏的額上已經星星點點,都是汗滴。
卻是有些走不動了,她聽了腳步,有些粗喘氣。
就見前面的大門進來幾輛馬車,李氏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泛酸,眼圈已經紅了。
馬車停了,李氏走上前,嘴唇動了動,眼淚已經出來了。
初瑜的馬車的後頭,已是先下來,走到婆母身邊,一起等著裡面的人出來。
車簾子跳開,裡面露出個老婦人的臉來,原是繃得緊緊的,帶著幾分嚴肅。看著李氏那刻,眉目間也多了些歡喜。
這老婦人左手邊,一個怯怯地小姑娘拽了她的袖子,露出半張白皙小臉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