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旨詔書,猶如晴天霹靂,劈在朝中眾臣身上。
沐將軍也在列,聽了此聖旨心中一震,看向夜鶴軒,隨即又低下頭。
因為夜天翊登基後頻頻動作,朝中人人自危,生怕和夜鶴軒沾上一點關係,被髮配去邊疆。
就連曾經和夜鶴軒只打過幾次交道的石家,也被夜天翊收拾了一通,而且石家還沒有怎麼和夜鶴軒深切交流過。
大臣們每日提心吊膽地上朝,下了朝也顧不上處理自己的任務,倒是忙著四處打點關係。
希望能和夜天翊比較器重的幾位臣子拉近一些關係,免受革職之苦。
夜笑看著這些大臣整天忙裡忙外,這段時間一來,夜國的情況大有改變。
經濟情況不如以往,新帝登基並沒有給夜國帶來什麼福祉,反而讓他們增添了一些壓力。
上位的臣子為了往上擠,為了和重臣拉近關係,就要擴充自己的財力。
這些財力從哪裡來呢,就從自己手底下的人來。
手底下都是些受苦受難的百姓,於是一來二去,百姓開始怨聲載道,少了從前的和諧氛圍。
這種事情如果再繼續下去,很難不成為惡性迴圈。
從江州一事,夜鶴軒就看出來夜天翊未必是一個好官,更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帝王。
親手弒父為了奪位,不顧百姓之苦,只為了自己的私利。
可是如今夜鶴軒無可奈何,因為他也站在風口浪尖上。
曾經皇帝活著的時候,夜天翊因為自己被冷落,如今夜天翊登基了,必然第一個對付的就是自己。
像是為了掩蓋什麼,夜天翊並沒有立刻就把矛頭指向夜鶴軒,而是先一步步收拾了幾位臣子,才轉向夜鶴軒。
收到聖旨時,夜鶴軒心裡十分平靜。
對於他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了。
也許是他比較謹慎,夜天翊安排的坑一個也沒跳進去吧,所以夜天翊才會氣急,用了這種辦法,把他趕出朝中。
其實或許這樣還要好些,至少以後事情能少一些。
他唯二的顧慮是沐傾歌和裴妃,之前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可以護住他們,如今卻連自己也自身難保。
想到這裡,夜鶴軒心情沉重地接下聖旨。
“臣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