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了大殿,抬眼看了眼天色,只覺得天邊烏雲密佈,似乎要下雨一樣。
可這天色只是陰沉,一直沒有落下什麼雨滴。
原來,連天氣也懂得察言觀色了,如今時局混亂,就如這天色一樣。
夜天翊繼位後不論幹什麼,都恨不得昭告天下一般。
因此除了朝廷的臣子,連百姓都有些危機感。
他們能感覺到這位新帝王的陰晴不定和狂躁,就連議論也小聲了許多,這和以前的夜國是不一樣的。
因為宣旨太過高調,不出半日,夜鶴軒被派遣到木蘭國邊境的訊息就傳遍了整個京城,人人議論。
“聽說先帝未去之時這五王爺是最受寵愛的,若不是先帝去的突然,也許這皇位花落誰家還不一定呢的。”
“小聲一些,這新帝也不知是個什麼脾性,只看這一日處置如此多的人,便知道這是個關鍵時期了。這些話啊,也就我們心裡想想罷了,朕說出口讓有心人聽去,那可是要誅九族的。”
隨即,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被株連九族的寧家。
夜天翊繼位後,像是為了遮掩什麼,把之前先帝沒有處理完的寧家通通處理了,不論男女老幼,一律斬首。
這場血案一度成為京城人議論的話題,因為不是好事,後面便漸漸不再被提起。
但因為這事,夜天翊暴戾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如今議論的人在說話前都要考慮考慮自己是否說了什麼不對的話。
剛才說話的人意料到自己草率了,急忙捂嘴,感激地看了眼提醒他的人。
因為血案之事,在場之人不約而同地閉上嘴,心裡為夜鶴軒唏噓。
這些年木蘭國日漸強大,邊境時常會出現擾亂。
那裡民不聊生,許多將領寧願上戰場,也不願意去鎮守邊境,便是這個原因。
此時,夜鶴軒剛到王府。
聽聞夜鶴軒將被派遣鎮守夜國與木蘭國的邊境,沐傾歌很是擔憂。
她知道夜天翊上位必然會針對夜鶴軒一波,沒想到夜天翊這麼絕,直接把夜鶴軒派出去了,這不就是好聽一些的流放嗎?
而且邊境那麼危險,假如夜鶴軒在那裡出了什麼事。
不論是夜天翊安排的,還是敵軍造成的,最終都會歸在敵軍身上。
夜天翊此行為,多少有些司馬昭之心了。
可是違抗聖旨更是罪加一等,沐傾歌在聽聞此訊息時已經在府裡坐臥不安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