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這般惡劣的事件,朱見濟召見朝中高官聚議,胡濙王直等老臣在這些年先後告老還鄉,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留在朝廷上的景泰老臣還有三人,分別是于謙,王文和陳循。其中於謙掌兵事,王文主吏治,陳循理財政,雖然有些時候權力有重疊,但是基本劃分如此,朱見濟極力維繫著其中的平衡。
“女真人豈有這般大的膽子,敢掠去我大明百姓數千人,遼東總兵董興這個訊息可靠嗎?”
于謙回道:“女真前些年每每入關為寇,或聯合朵顏三衛,或獨自為寇,此番獨自入寇,其兵力當不足千人。”
于謙沒有直接回答朱見濟的問題,但是很明顯懷疑董興的上奏有誇大之嫌,明朝在遼東的百姓一共就數萬戶,被女真掠去數千人也未免太過離譜了一些。
王文說話不像于謙這般委婉,直言道:“便是不曾掠去這許多百姓,數百上千當是有,女真一介蠻夷,膽敢冒犯天朝,是其取死之道。今國富民安,兵強馬壯,請陛下早令大軍征剿,犁庭掃穴。”
陳循眉頭微皺,覺著王文的煞氣有些重了,道:“眼下事發突然,陛下當遣官究治,查訪實情,而後廟算,決斷機宜。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軍國重事豈可兒戲。”
朱見濟深以為然,道:“都御史林聰善委任,先讓他去遼東查查此事,而後決斷不遲,大軍調動也需要時日做準備。”
“此外,女真作亂,讓遼東及沿邊各處好生把守,此事有一不可有二,倘或再出這等亂子,朕定罪不宥。”
朱見濟公佈一條條命令,有條不紊,再也不是繼位之初那個毛頭小子了。
王文詢問道:“啟稟陛下,遼東總兵董興御守不嚴,致使百姓慘遭劫掠,衛所被破,該當何罪?”
朱見濟沉默了一會兒,道:“先等林聰下去查訪情況,若是百姓果真被劫掠甚眾,朕到時自有處置。”
朝臣退下,朱見濟則是想起來一件事,明朝中期成化年間有一場針對女真的大規模征剿,史稱成化犁庭,算算時間,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
朱見濟對身旁的許源道:“錦衣衛傳來的訊息是什麼?”錦衣衛可不僅僅是監督朝中百官,同時也探查四夷軍情。
“回稟陛下,錦衣衛暫時還沒有傳回訊息。”
“遼東不曾設定錦衣衛嗎?”朱見濟眉頭緊鎖,這都什麼事。
許源猶豫片刻,才道:“前些年國庫空虛,各處錦衣衛的俸祿拖欠了些日子,一些軍戶心中不忿,常不奉命。”
“還有這等離譜之事,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朱見濟怒極反笑,有心發怒,卻又忍耐了下去,壓抑著怒火道:“不論如何,務必重建錦衣衛基層體系,一旦發生地方變亂,朕要第一時間得知訊息。”
“老奴明白,只是情報一事最需打點,耗銀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