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琮遠去,何林靜尾隨在朱見濟身後,猶豫許久,終究是忍不住開口叫住朱見濟,“殿下!”
朱見濟並未回首,只是隨口應道:“有事嗎?”
“賜予京城六十以上老者肉帛一事,須是再商量一番為好。”何林靜硬著頭皮說下,做好了被朱見濟責罵的準備。
“你是覺得做不成嗎?還是說認為本宮做不成這事。”朱見濟反問道。
何林靜跪地道:“奴才絕不敢有這等心思,只是茲事體大,倉促行之,怕是不易。”
“有何不易,大可言之!”朱見濟恨何林靜給父皇通風報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很有才能,意見不一定要執行,但是可以參考。
“此事有兩難。一則善財難捨,要勳貴出資供養京城老者為難,本意雖好,勳貴們只怕不願出資,殿下雖暗示來日為報,亦是水中之月,難收眾財。”
這一點朱見濟心知肚明,本來也不認為能夠收到多少錢,關鍵是打出名氣來,實際意義有限。“嗯,不錯,還有一難呢?”
“其難者二,此事不成則殿下落得一個辦事無能的名聲。此事若成則必有奸邪語天子耳側,稱殿下才能太甚,上下皆欲太子繼位。天子必不喜,惱及殿下,反為大患。成與不成,於殿下而言皆非善果。”
朱見濟看向左右其他侍衛,呵呵輕笑一聲。何林靜明知道自己這話一定會被人傳到朱祁鈺耳邊也要說出來,何嘗不是取信於朱見濟的手段,只是這樣就想要朱見濟重拾對他的信任,未免過於簡單了些。
“依你之計,本宮該如何是好?”
朱見濟沒有屏退左右的意思,何林靜長嘆一聲,道:“上策,自然是抄寫一部《孝經》,於冬至當日送與陛下,父子安樂,互無猜疑。中策,則是賜肉帛一事起個頭,內城老者送去肉帛,外城則緩之,並上書求天子助之。此天家恩惠,想來陛下絕不會推辭。”
朱見濟輕笑一聲,道:“難得你這般為本宮想,只是這世間事,哪有辦個開頭,留下一攤問題甩給別人的。而今國庫空虛,賜予肉帛一事或許難盡行之,然則明年後年,但凡東宮這邊平日多節省些開支,年末就能夠多送一些,總是能夠辦成的。”
何林靜眉頭微皺,朱見濟的回答避重就輕,這是賜予肉帛這麼簡單的事情嗎?這是天子會不會猜忌你這件事呀!怎麼就聽不明白呢?
何林靜張口就準備繼續道:“殿下——”
“夠了,本宮心意已決,不必再加勸說。世間無一事不難,擔憂這個,考慮那個,但有愚公移山之志,精衛填海之心,則山可平,海可成田。本宮一心為國,不懼讒言。”
朱見濟的態度已經展露出來,何林靜也無話可說,“殿下盛德,奴才欽佩。”二人都明白,這段對話只怕是不多久就會傳到朱祁鈺案桌之上,就看朱祁鈺的態度了。
朱見濟神情堅定,語氣從容,似乎完全不懼,但是隻有他自己明白,經此一事,朱祁鈺只怕是會更加提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