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2章 折翼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被鎖入深宮, 對蘇琬兒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紅線, 李硯這個願望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經過好一番你往我來, 討價還價,深思熟慮,李硯終於答應讓琬兒依舊回到政務殿做他的女侍中, 主管文誥。

他是皇帝, 想設多少侍中都可以,如果他想, 並能頂住監察禦史那三寸不爛之舌的攻擊, 他就算設十個八個侍中, 也是沒有問題的。

因琬兒非要賴在侍中的職位上, 她的工作被分出去了一大半,這也變相減輕了她的工作強度。這樣想著, 李硯也放心了許多。琬兒喜歡留在議事堂就留吧, 不就是個正三品的官嘛,我李硯還是給得起的。

錢彧很不開心,專門纏著李硯囉嗦了大半日:我說陛下,你的耳根子是不是有點太軟了?她蘇琬兒是女人,非要成天糾纏在男人堆裡, 讓人看著也不成樣子!咱李氏天下是沒讀書人了還是怎的?非要靠一個女人來管理國家?

涉及到琬兒的事情, 李硯也很強硬, 與讓錢彧生氣相比,他更怕惹蘇琬兒生氣。於是李硯嚴肅認真,又義正嚴辭地說:

泰山大人, 蘇大人從先帝起就在做侍中,她也一直是女人,先帝在時怎麼沒見你反對過?再說了,蘇大人的侍中,一直做的很好,朝廷有什麼理由免她的職?

李硯竟然為了另一個狐媚的女人與自己對抗,這讓錢彧氣堵至極。不過,錢彧並沒有氣堵多久便舒了心,因為,蘇琬兒又發生了另一樁意外。

……

以往,在李硯與內閣達成一致時,都由琬兒一人擬詔,再遞交李硯過目,並用印。她覺得怎樣表達好,就怎樣表達,李硯也樂得讓琬兒隨心所欲。可如今,多了一個祝況,這祝況也是一個倔脾氣的讀書人,二人共事,平白無故地,多了不少磕磕碰碰。

時至七月,此時正臨近稻米收割季,可數月未曾好好見過太陽的嶺南道農民們卻叫苦不疊。不知怎的,今年南方的雨水較往年多出了許多,隔日便電閃雷鳴狂轟一波雨水。

雨水沖垮坡堤,捲走剛結穗不久的稻穀,在地勢陡峭的地方,狂瀉的雨水和著猛漲的山水,從天而降。連農人們的房屋、牲畜都一股腦全部捲走,原本富裕的嶺南道瞬間淪為了災區。

李硯會同內閣與戶部商議了一整日,好容易擬定出來救災的詳細計劃。疲累的李硯要求自己的新任侍中與蘇琬兒一道,將今日擬定的救災計劃寫為詔書,方便明日著尚書省安排執行。

可就在祝況與琬兒一同擬定這份詔書時,琬兒認為擬旨的祝況沒有把內閣與李硯商議好的,讓與嶺南道與周邊州縣,協同處理好合州珍珠推廣、運輸、銷售等事宜給寫進去,這是不合適的。朝廷賑災與嶺南道自救,都是處理嶺南道疫情的兩個方面,得寫到一塊去。

祝況則不以為然,他認為,朝廷發放賑災款是朝廷的旨意,至於推廣南珠,那是朝廷給地方州縣的自救建議,內閣作出決議時也是用了“為宜”來表達朝廷的期願。

嶺南道一大半地區都鬧災,地方政府救人都來不及,你還要逼著刺史必須賣出多少南珠賺錢,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琬兒覺得祝況不可理喻,這事明明經過了內閣審議,說了地方自救的重要性,為何你一寫字的祝況就要把這政策的重要性給調低一個檔次?

她寸步不讓,揪著祝況的袖子,非要他改,不然她就舉報祝況矯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