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名白衣青年,姬武神情很平靜,但內心卻有些複雜。
之所以過了兩天才來這裡,除了處理先帝葬禮諸事,另一點就是派人查驗氣運一事,甚至不惜動用信燕,專門從洗筆書院查詢此時。
而最終的結果,確實證明他是萬人之上。
但同樣也是一人之下。
登基為帝,本以為可以一展心中抱負,卻沒想是這樣的結果。
然而根據洗筆書院的記載,讓他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仔細檢視記載之後,姬武發現這並非純粹是件壞事,甚至對很多國家來說,是件求而不得的幸事。
能肩扛一國氣運之人,本身氣數就很高,二者相連之後,無形之中的裨益極大。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只是一部分,甚至在某些說不清的事情上,都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回報。
再回到挑起山河碑之人的本身。
姬武耗費重金,安排心腹扶龍士去見聞堂調查此人訊息,而結果讓他大為震驚。
近幾年來坤洲很有幾件大事,都有此人參與其中。
大周王朝定海城,春秋天淵天劍峽,巫山清都的龍門,以及去年回元山內的事情。
如今此人的身份,更是回元山鼎劍閣劍池首席弟子,前途不可限量。
大燕立國開始,與回元山鼎劍閣的關係並不算很好。
二者之間僅僅只是相安無事。
守著坤洲半個劍道修行聖地,卻沒有撈到絲毫好處,這對大燕王朝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損失。
歷代大燕帝王不是沒有主動與回元山修好,但收效甚微。
而現在,姬武找到了這個契機。
為此,兩日來他不眠不休,處理諸事之餘,便是思考這其中的得失。
此時來到這裡,便是他深思熟慮之後的決斷。
“聖師何時會離開。”
“我不會留在這裡。”
二人的話同時說出口。
站在石碑旁,捏著酒壺準備喝酒的元泰一愣,心想你倆真是心有靈犀。
然後元泰注意到姬武說的話,這個會字真是極好,需要細細的品。
所以他喝口酒,獨自陶醉。
看來大燕皇宮不止酒窖裡的酒好,有些人也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