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先生又對我說:‘你知道嗎?我曾經在石達開臨死之際奉皇帝之命前去招降他,他的寶藏的秘密都在我這。’
他說著掀起肚子,我細細看去,是一副秘密麻麻的紋身。他進來之時我早就看見他肚子上紋了密密麻麻的圖案,但江湖中人,身上有個紋身並不稀奇,我只以為是尋常的圖案,沒有想到這時他說道:‘這是藏寶圖的一半,你將他用刀割去,只要你設法救我出去,我一定和你一同尋找寶藏,你若將我殺死,剩下一半的藏寶秘密,卻只有我一人知道,你若設法救得我性命,我帶你找到寶藏,我們兩人一人一半。’”
“當晚我一夜未眠,石達開寶藏早有民間傳言,這可是一個人幾生幾世吃用不完的財寶,我也害怕他騙我,但有寶珠在手裡作證,可信度就佔了大面!我思來想去一夜,決定鋌而走險!就這樣,我為利益所燻,最終忍不住相信他,我花了五年的積蓄,連夜買通了一個自願賣身頂罪的人,偷偷將南浦先生換了下來。”
大夥聽了都感佩不已。辜鴻銘點頭說:“原來如此。他逃出後緊接著便四處尋找妻女下落,足足找了兩年,他幾番到我處來取用盤纏。南浦先生常自悲嘆,只要有一天不尋找,他便心如刀割,幾乎欲死,但妻女下落不明,他好歹撐著一口氣,四處尋找。我也不能苦勸,唯有一應財物,照需支配。
這一年冬天大雪,南浦先生有半年不曾來,我心中放心不下,擔心他出事,但我除了整日裡嘆息卻無能為力,派出幾批人打探他的小落都杳無音信,後來我為俗務所擾,要遠赴關中公幹,這事就這樣慢慢地擱了下來。”
“這日我在華陰縣外,竟然巧遇了南浦先生,唉,他已經不成人形,奄奄一息,我趕緊將他救起,一路上好生將養,護送他東出潼關過三門峽,經駐馬店、信陽取道南下,我因為害怕南浦先生大病不起會於性命有礙,因此一路上並沒有全走官道,而是抄近道趕路,這一天在湖北隨州,天色向晚,我們向山村邊一個田園裡勞作的婦女問路,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那婦人開口之際,南浦先生垂死病中驚坐起,他當即聽出,那婦人正是他的夫人。”
“南浦先生驚喜之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周身顫抖,說道:‘夫人,我終於找到你了,終於找到你了!’沒有料到他夫人卻驚慌失色,痛哭搖頭對他悽慘地說道:‘我已經再嫁他人,你何必再來害我?’”
“南浦先生不解,問道:‘我如何是害你?’那婦人說道:‘當日一事,縣衙中十多位官家婦人小姐都被侮辱,只有你一人,不依不饒,告至京城,你可考慮過我的感受,我名節盡毀,家人蒙羞,我幾次懇求於你,你不依不饒。你可想到有今天?”
“南浦先生說道:‘夫人,你說什麼?你說什麼啊?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什麼啊?’那婦人卻說:‘你為了什麼,你還不是為了你自己?’”
“南浦先生愣在當地,當夜天空暴雨大作,雷光閃閃,南浦先生站在雨中,眼中佈滿血絲,神情十分可怖,他說道:‘那我們的孩子呢?’”
“那婦人說道:‘你不可見他,他已經認他人做父親,我們母子二人,流落千里到此,蒙我夫君憐愛,才有落腳之地,你千萬不可讓人知道了我的過去,不然我便死在你面前。’”
“南浦先生氣憤之下,就要上前尋找,那婦人摸出一把尖刀,對準自己胸口,說道:“我求求你了,你快走吧!我夫君就要回來了,我求你了,你放過我倆吧!”
“南浦先生顫抖著站在雨裡,說道:‘可是我的孩兒啊,我的孩子啊,你怎麼能不讓我見他,我足足找了你們六年啊!六年啊!’”
“那婦人也是痛不欲生,哭到在地,南浦先生上前攙扶,那婦人抬起頭來,眼裡再無生望,只說了幾個字:‘為什麼,為什麼你始終不肯放過我……’便舉起尖刀往頸中一揮。她去意已決,下手竟然是絲毫沒有留餘地,鮮血頓時有如泉詠,噴射在南浦先生臉上,立即氣絕身亡。”
“這一下我們都是始料未及,南浦先生以頭頓地,在雨中不斷哭拜,額頭上血流如注,彷彿要把自己磕死一般。他埋了夫人屍首,也不理睬我,便如瘋了一樣,在暴雨交加中哭笑著消失而去。”
“半年後,邸報登載,英國駐清使節托馬斯暴亡,竟然離奇的死在了使館內,死時面目猙獰可怖,經法醫鑑定,下身和腎臟都被人用重手捏碎。外國使節要求清廷徹查死因,清廷找來幾批官員,硬是查不出兇手,坊間百姓都說,一定是南浦先生報仇,但也只是猜測而已。我們得知了訊息,也認定是南浦先生所為,只是從此,世上再不見南浦先生下落。”
“人生在世的每一天,太陽都會升起,同時也會落下;有白天,也有黑夜,只是它不會像太陽那樣,在固定的時間升起,又在固定的時間落下。有些人的一生,一直活在太陽的照耀下,而有些人,卻不得不活在漆黑的深夜裡。佛家有言,昔日孔雀大輪明王將佛祖吞入腹中,佛祖用盡發力破腹而出,但佛祖卻留下了孔雀大輪王。佛祖說道:‘我若殺他,有如殺生身之母。’……南浦先生心中的痛,無法言說,他若與愛子相認,勢必增加兩人的痛楚,畢生飽受折磨;他若不與愛子相見,那麼承受著無窮痛哭的,就只有他一人。四十年來,他從此再無蹤跡,但我們堅信,他一定尚在人間。”
辜鴻銘把這一段轉述出來,楊曦早已經哭得肝腸寸斷。她心地善良,於他人的不幸感同身受,何況這位南浦先生於他家有重大的恩情,這時候聽說了他的遭遇,心中憐憫無比,無能自已。
王興會一面安慰著楊曦,一面心中也是感懷不已,魏一虎雖說找劉南浦尋了一輩子仇,但劉南浦這一番苦楚,卻是遠遠非常人所能承受,聽了幾位老頭的敘述,這劉南浦似乎也並無大奸大惡之處,他雖然曾經報效朝廷,但當時仍然是大清朝天下,他報效國家自然也就無可厚非了。
當鄧海山說起劉南浦臨刑越獄的事時,王興會一摸懷中那顆從山縫中得來的夜明珠,心中一動:這顆寶珠世間罕有,絕不是一般的凡品,這樣說來,莫不是就是石達開寶藏中的一顆?那鄧海山轉述,明明說道石達開處有兩顆寶珠,劉南浦既然能得到一顆,自然也知道第二顆的下落,那麼至少說明劉南浦曾經到過赤虺河畔的那個荒谷,那名無名老者,和劉南浦必定有莫大的幹聯。
他不及細細去琢磨,只見盛宣懷以下一眾耄耋,都仍沉浸在往事當中,眼中帶淚。文道希說道:“我們幾個都是南浦先生至交,當日不能相救,心中都感到十分愧疚,南浦先生失蹤後,我們便整理了他舊日的這間寓所,保留著當日的模樣,年復一年地打理,只盼他神通廣大,哪一天突然回來。我們幾人罷官後閒來無事,索性便成立了這個清明會會,因此便約定,南浦先生最後走的那一天,約定到這裡相聚,一來老友契闊談宴,二來緬懷這位故友,等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