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瓦的矮屋內燈光昏暗,豆大的火苗跳動著。
鐘鳴坐在木凳上,手裡捧著石鎖鴛鴦的盒子,細細打量這石盒子。
石鎖鴛鴦是個人頭大小的四方石盒,其上雕刻著簡單的浮雕,鴛鴦戲水圖,石鎖鴛鴦也是因此而得名。
四方的石盒並沒有鎖眼,不明來源的人看去,會誤以為是個石頭雕刻的賞玩之物。
但少年人深知此物的巧妙,石鎖鴛鴦,鴛鴦只是其美名,據母親解釋,此物是徐家老祖送於祖母的定情之物,所以才有鴛鴦的美稱。
石鎖二字是其意,鎖物品才是這件奇物的用途。
念及老祖的神情,少年人忍不住嘟囔句:“想來我的老祖還是個痴情種子。”
將石盒翻來覆去地打量過後,鐘鳴立即發現石盒的奧秘所在,鴛鴦圖上有條細細的裂縫,若不是用手摸,僅憑眼睛去看是察覺不出來的。
多次嘗試後,鐘鳴按住兩隻鴛鴦,輕輕向兩側推動,才開啟其中的機關。
鴛鴦圖中央露出夾層,其中是鎖眼,看形狀剛好與龍鳳鑰匙吻合。
製作鎖眼之人也耍了個小聰明,真正的鑰匙並不是龍鳳鑰匙的前端,而是合併在一起的龍首與鳳凰圖案,倒插鑰匙才能將石盒開啟。
開盒的過程可謂是略有坎坷,少年人也見識到老祖的小心機。
將龍鳳鑰匙插入石鎖鴛鴦後,少年人稍稍用力,便將石盒開啟,隨著清脆的機栝扭動聲,石鎖鴛鴦的盒頂脫落。
因石盒自身原因,其內的空間並不大,而裡面的物件也是讓少年人愕然。
最頂端是一碇金,一碇銀,還有一枚銅錢。
在銀錢之下壓得是一封書信,再往下便是兩本冊子。
拿出石盒裡的東西,少年人不可置信地又在盒內摸索,期望能再找找有沒有暗格,結果令人大失所望,盒中卻是隻有這幾件簡單的物件。
金銀撇開不說,只是前陳制式的官銀,現如今是花不得,想要花必須要融掉。
新唐已立,必須行新法,用新錢。
一個國家的官銀是財力與地位的象徵,若是還有人不明所以地敢拿前陳官銀去花,那就是自找苦吃,輕者沒收官銀,杖邢伺候,重者以叛亂論處,收押大牢,靜等東門斬首。
那枚銅錢卻頗有意思,比普通的銅錢大一倍有餘,既不是前陳的銅錢,也不是如今新唐的銅錢。
其上一側印有厲鬼勾魂,另一側印的則是死人買命。
這沉甸甸的銅錢鐘鳴翻來覆去地看過,也沒看出什麼名堂,他只能放下,又去看冊子。
兩冊也各有不同,一冊是泛黃的皮紙,不知是何材質,摸起來油滑像是某種動物的皮子,冊上寫有《三陣風》的冊名。
鮮紅色的字型定然不是墨汁,更像是血液。
當拿起這本冊子的時候,少年人怦然心動,這大概就是他的家傳刀法,今日便聽楊叔父提及,家傳功法不輸於他楊家的槍法。
父親徐乾刀曾登入武林傳奇人物的天罡榜,而叔父也是地魁榜的榜首,這功法定然是差不了的。
少年人趕緊翻閱,他還嫌燈光太暗,用木棍挑了挑油燈的燈芯。
火苗躥高些許,屋子裡更加亮堂,將少年人的面龐也映的燭光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