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我在人間加點成神筆趣閣> 第十三章 邊陲有子名麒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邊陲有子名麒麟 (2 / 3)

他們就是擇人而噬的惡鬼,欺軟怕硬,越是老實的平民,他們欺負的越緊。

所以少年人輕易不想往這裡來,即使那位縣令大人幾次挑著大拇指誇少年人的字好。

若不是分田之事旁人無法代勞,少年人寧可去城牆根搬石頭做苦力,也不想見他們那副醜惡的嘴臉。

正當少年人盯著掉漆的府衙牌匾看的時候,縣衙內忽然傳出哭喊聲。

由不得少年人繼續觀望,他立即抬腿跨過縣衙門檻,走入縣衙之內。

只見縣衙內圍了群身穿褐色麻衣的小廝,應該是大戶人家的僕役,他們圍成圈,其內是三位衣著鮮亮之人。

領頭的是位身穿綢緞黑袍的白麵漢子,雙目圓瞪,眼中佈滿血絲,他手中提著橫刀,直指公堂之上的縣令老爺。

此人竟然敢持刀上公堂,無視新唐的官家威望,可見其憤怒,也可見其猖狂。

其實在邊陲小鎮,勢力錯綜複雜,縣令老爺雖說是官職最大,卻不是說話最管用的,此地的大家族各個都盤踞許久,承傳數代,真鬧起來,小小的衙門還真不壓住。

據鐘鳴所知,縣衙裡也就孔捕頭算是一把好手,是個敢打殺的江湖好漢,其他捕快衙役都是渾水摸魚之徒。

在黑袍持刀的漢子身後是位搖扇的公子哥,扇上勾畫桃花林,身著素色長袍,頭戴金領冠,腰間別一黑色長笛,束帶上繫有溫潤玉佩,這身裝束尋常人戴不得,定是世家公子。

新唐有規定,男子十八是及冠,要行及冠禮,苦命的平民家孩子根本沒有及冠一說,只有世家子弟才有資格舉辦如此禮儀。

頭冠又有良莠之說,尋常人及冠只是銅色或是木質領冠,若不是家底深厚之人,戴不得那金領冠。

再說這位公子哥腰間配的麒麟玉佩,更是身份尊貴的象徵。

前陳有位殿堂權臣兼詩詞大家曾寫過這樣的詞句:肯向西湖留數月,錢塘初識小麒麟。

說的就是錢塘江詩詞大會時,等待結識一位驚豔治世奇才,後來那位奇才也不負眾望,成為當今名聲赫赫的人物,官拜當朝宰相。

而後這位詩詞大家與當今宰相的初識之事便成為一段佳話。

一說詩詞大家慧眼識珠,堪稱當世伯樂;二說當朝宰相功成名就,被譽為真龍之下第一人,麒麟子。

所以說,麒麟玉佩,尋常世家子弟也戴不得,若不是聲名顯赫,鐘鳴鼎食的權貴世家,不能佩戴。

好巧不巧,看到這位公子哥,少年人還認識他。

此人正是田家的小公子,田行健。

天行健君自強不息。簡單易懂,當鐘鳴第一次聽到這位田公子的名字,就想到其中寓意。

若是這位田公子,麒麟玉佩必然戴得。

他的爺爺便是當朝宰相,那位被稱為麒麟子的田以正,田公子更是自小聰穎,五歲通讀詩經,七歲能作詩,十三與麒麟子對詩,得麒麟子稱讚:“孫兒天資遠勝老朽,當得起小麒麟之稱。”

只是這位本應在洛陽城走入仕途的小麒麟不知何故,兩年前被派遣回邊陲老家,在邊陲當起了田家的小家主。

有人傳言說是小麒麟不得麒麟子心意,被冷落,才會被貶回邊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