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人愣神的工夫,城中迎面而來一隊高頭大馬,馬上之人皆是披甲佩刀。
甲是魚鱗般細扣的輕甲,名曰細鱗鎧甲。
刀是橫刀改造後的新唐軍配刀,唐臻帝李淵親自賜名唐刀。
兵騎胯下之馬也配有細鱗甲,包裹馬首,腹側等要害。
這是一隊輕騎,而且是新唐最為出名的輕騎之一,細鱗騎。
新唐軍事之盛,遠超後陳,南漢兩朝,舉世聞名的便是唐刀和新唐十三鎧。
新唐十三鎧是鎧甲的名稱,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錘、白布、皂絹、布背等十三種。
在這十三鎧的基礎上,新唐建立十三騎,也就是震懾九州的新唐十三騎。
傳聞新唐十三鎧的製法來源於三年前從天而降的仙家寶地白玉京,威力遠超普通鎧甲。
裝配寶鎧的新唐十三騎也是馳騁疆場,無往不利,在兩年前新唐攻打中原地帶最大諸侯宇文賦的時候,僅僅出動光明,光要,細鱗,山文,烏錘五隊騎兵共計一萬騎,便大破宇文賦七萬大軍,從而一氣定乾坤,奠定了新唐的大獲全勝。
細鱗騎作為新唐十三騎輕騎之首,威名之盛,數量稀少,竟然出現在這邊陲小鎮,不免讓鐘鳴多看了兩眼。
打頭的將領口中大喝“閒人退避!”,從少年人的身邊呼嘯而過,一騎絕塵來,氣勢磅礴。
因為少年人痴醉於欣賞騎甲,躲避晚了些,騎隊險些撞到他,打頭將領立刻勒馬懸停,這才沒撞到少年人。
碗蹄駿馬嘶鳴著轉頭,望向麻衣少年,馬上將領亦是如此。
此人頭戴鳳翅兜鍪,眼神凌厲,望向鐘鳴時,少年人只覺得背脊發涼,宛如被猛獸盯住,轉瞬間少年人腦海中浮現出奇怪的畫面:騎上是殺人無數的人屠,背後氣勢血海翻騰,騎下是擇人而噬的猛獸,嘶鳴比虎嘯還滲人。
本以為這將領要發難於自己,少年人回神後驚恐萬分,心思電轉考慮對策,卻沒想這將領只是喝道:“少年人走路怎麼不打罩子,若是撞壞你怎麼弄?”
面對領騎凌厲的質問,麻衣少年一時語塞,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此時領騎身後的另一位將領開口了,他身著的細鱗甲明顯與旁人不同,雙肩飾以狻猊獸吞,頭戴狻猊兜鍪,這是新唐二品以上將領才能佩戴的盔甲,尋常人根本戴不得。
起先那位應該只是輕騎的領隊,而這位才是輕騎的主將,他道:“虎子,莫要嚇壞了少年人,今時不同往日,不是在戰場廝殺。如今我們腳下皆為國土,國土之上皆為新唐子民,不得逞威傷人。”
剛才對上鐘鳴時猶如猛獸的將領立刻氣軟,咧嘴輕聲爭辯道:“將軍,我沒想傷他的,只是訓斥他走在街上不看路……”
哪想身著狻猊甲的將領忽然震怒,訓斥道:“混賬!教過你幾遍了,本校尉已不再是將軍,為何還亂喊,你是打仗打壞了腦袋,記不住嗎!”
受訓領騎一改嬉笑臉色,頓時面色嚴肅,喝道:“是,校尉,屬下知錯,甘願領罰!”
這名校尉大人怒火併未無道理,新唐始建,律法嚴格,若是因稱謂被人抓住話柄,難免要吃暗虧。
從剛才那番言語中也能聽出來,校尉大人不是乖戾之人,並未真想教訓屬下,只是訓斥提醒而已,他輕哼聲道:“回去再罰你,本校尉的正事要緊,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