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室如今尚書檯加三公九卿的官僚體制,想要過渡到隋唐時候的三省六部,非一日之功。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作為實際上尚書檯權力延伸的三公府屬官眾多,且三公有權自行徵辟。將二者在名義上結合就已經不是簡單的事了,遑論中間還夾雜著漢家官秩最高者,位同宰相的三公。
總之,先把三省的這一套“擬定、稽核、施行”的架構立起來。
然後,劉辯忽然意識到,這麼論起來,反而是如今的尚書檯是中書省,侍中代表門下省,負責施行的三公府倒是成了尚書省。
……
“楊卿,事情便是這樣,侍中於稽核詔書之制初建,是以需要老成穩重之臣坐鎮……除了袁卿之外,朕首先想到的能擔此任的便是卿了。”
向楊彪宣佈決定的這一刻,劉辯覺得自己的臉皮還是不夠厚,心還是不夠黑。
不然直接罷免楊彪遷為侍中就是了,哪裡需要給他一個理由。
而楊彪聽了,哪裡有說不的底氣。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雖然不知道哪裡做錯了,但他馬上還能當侍中,還是有兼職的侍中,楊彪已經覺得慶幸了。
“伏唯陛下所令,臣謹受命,必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託!”楊彪拜道,他已經在心中想著自己最近有沒有做錯什麼事了。
“此重任,朕便託付給卿了。”劉辯面上鄭重地說道。
說完之後,楊彪適時地告退了。
而在楊彪離開後,劉辯則思考起了新任司空的人選,亦或是為了三公府與尚書檯的合併,乾脆不設。
但後一種方案很快就被劉辯所放棄。
原則上來說,最適宜擔任司空的人是劉虞,但如今幽州的移民安置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還需要劉虞坐鎮幽州總攬大局。
而在劉虞之下的另一個人選便是安東將軍陸康。
四安將軍本就是為了招攬羌蠻越等屯田的臨時方案,其中,最早被廢除的便是安北將軍陶謙。
如今各處的屯田工作都已經步入了正軌,敢於作亂的蠻族山越等在過去幾年早就作亂了,餘下的交給各郡即可,已經不需要掌一州或半州軍事的將軍總攬全域性了。
昔日荀爽去世前的最後一份奏書其實便已經暗示了,在揚州的屯田工作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便可將陸康詔至朝中以為公卿。
此外,荊州也不再需要一個總攬軍事的劉表了,而居於南中的劉備身上的將軍之職也該換一換了……
總之,在連番的叛亂之後,和平隨之而來。
另一邊,楊彪強忍住心中的嘆息,出了皇宮,他還是沒想明白自己怎麼就一下子從司空變成侍中了呢。
等到楊彪的車駕抵達家門口,才下車的他忽然看到他的兒子楊修似乎正在門前歡快地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