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的激憤之舉很快就變質了。
單純的殺官殺吏搶府庫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們了。
普通的百姓要麼被裹挾加入,要麼淪為了被劫掠的物件。
在朝野內外沉浸在度田成功的喜悅中時,上下都變得麻痺大意。一點火花,逐漸演變成了燎原之勢。
河間國。
國相陳宮正領兵對抗從渤海郡湧來的亂民。
他望著那些人,痛心疾首。
在開戰之前,他仍想著盡最後的努力,派人到亂民前呼喊道:“所謂朝廷要追繳往年的賦稅,都是謠言。”
“爾等現在投降,為時未晚!”
“都在說謊!什麼謠言,只是因為你們怕了,才是謠言!”
“對啊,不然我那的小吏怎麼敢多收賦稅啊!”
“官吏們早就把我們當罪人,既然如此,那就把罪人之名做實了!”
眼見著亂民們群情激憤,聽不得勸說,認定了謠言才是真相,陳宮痛苦地閉上了眼。
為了他治下百姓的安全,有些命令他不得不下。
面對至少經過訓練的郡國兵,人數上也沒佔據多少優勢的亂民並無勝機,交戰之下很快就被陳宮率軍擊破。
就在陳宮在戰後帶人打掃戰場,收攏傷亡及俘虜時,忽聞自己的屬吏來報——“府君,不好了,弓高縣生了民亂!”
聽聞自家後院起火的訊息,陳宮無奈地看了一眼渤海郡的方向。
那裡的民亂情況不知有多惡劣,但眼下,他只能先處理完河間國內之事,才能有餘力。
此刻,他只希望,弓高縣的亂民能聽勸吧!
陳宮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
熟讀經史的他明白,當初光武度田,前後共有兩次叛亂。
前次小,後次大。
他本以為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的叛亂已經是全部了,波及的範圍也不小了。
可如今看來……只怕大的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