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明白,這是袁隗在向自己示好。
袁隗兩邊討好,可劉辯卻覺得很憋屈。
因為他甚至還得謝謝袁隗。
袁隗在離任之前為他分清了朝臣的立場。
對新政的支持者,反對者,以及中間派。
連籌碼都向劉辯開好了,即袁安一脈後輩中明言支援整頓吏治的袁術。
劉辯只能在心中暗罵一句老狐狸。
他問道:“盧師和馬公早就知道司徒的打算?”
盧植搖頭,答道:“臣只是覺得袁司徒今日上書,過於突然了,也過於早了,他大可以一直隱在暗處。”
以汝南袁氏的體量,就算再也兼併不了土地,但袁氏在朝廷內外為官者眾多,單靠這些,也足以讓袁氏立於不敗之地了。
馬日磾道:“臣也是方才明白。”
劉辯終歸是同意了袁隗所請。
但被袁隗擺了這麼一道,袁隗還想要輕鬆離開?劉辯忍不下這口氣。
……
另一邊,聽到袁隗摔傷後的袁基第一時間在軍中告假前來探望。
待他匆匆趕到司徒府,卻見袁隗正半倚靠在床榻上,滿臉笑容的逗弄著年幼的孫子。
有傷,但瞧著不重。
覺得袁隗行動過於早了的不止盧植,袁基一直覺得袁隗不該這麼早的亮明車馬,平白引來天子厭恨。
“叔父,這是……”
袁隗將孫子交給了其乳母,屏退奴婢,方才對袁基說道:“接下來就是等了。”
“陛下若同意老夫請辭,一切都好說,若是拒絕……”袁隗說著,搖了搖頭,“有盧子乾和馬翁叔在,不至於,不至於。”
“否則,只能一條道走到底了!”
畢竟桓帝憲帝都用刀兵解決過問題,一旦族滅,留下個好名聲又有什麼用?袁隗作為汝南袁氏的族長,怎麼會不考慮到這一點呢!
袁氏一族豈能為天下閥閱豪族獻身?
袁基不解地問道:“可叔父離開了,我袁氏的門生故吏會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