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殘明半渡> 877 大東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77 大東門 (2 / 2)

屈子的芷草蘭香形容的是人的美麗和高潔品德,他因被流放而灰心,

然而屈子的一腔憤懣不是為了人的得失,按船山先生王夫之的註解說他在《涉江》中表達的憤懣是:首先說志向和行為的貞潔,最後痛斥了君之不明、奸邪誤國。所抱怨的並非個人的窮困。

馬國柱經過野芷湖,大概只是莫名的和屈子一樣有著孤獨和無力感吧?

是以他吟誦了屈子的這段詩句: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其承宇。”

同樣的詩句,在屈子《涉江》中便是謀國之遠,憂國之殤,馬國柱則完全是內心的鬱悶了。

然而更令他鬱悶的事情還在後面,因為他走不了了,因為追兵卻到了。

天浪分派的任務都很明確,鄧凱去城中阻擊敵人原本,他則和史長歌一起攻打大東門城樓。

奪下城樓後,五萬甲士也已經入城了,天浪便帶著鄧凱留下的五百錦衣衛去南城尋找可以消滅的敵人。

恰巧在野芷湖遇到了大清的江南總督馬國柱,自然是一場遭遇戰,而馬國柱麾下的兩千士兵根本全無鬥志,見到天浪的騎兵一到,立刻便丟下總督大人各自遁了。

總督大人如果這時再吟唱剛剛的那段詩句,心情和領悟也許又不一樣,肯定是另一個境界吧?

倒黴的是,天浪並不認識馬國柱,而且清兵都大難臨頭各自飛了,又沒人拱衛著他以顯示他的身份。

結果天浪手起棒落,將馬國柱就地咔嚓了。

還有就是混入城中的耿繼茂,見到城池已被攻破,便想要喬裝混跡出城,結果無巧不巧又被帶人搜城的史長歌一眼給認了出來,耿繼茂無語凝噎呀,又第二次當了史長歌的俘虜。

二次被俘的耿繼茂還與史長歌據理力爭呢,說明軍打破武昌城全都是他的功勞,所以按照承諾,史長歌應該放了他。

可史長歌不想天浪把諸多人物和事物對己方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考慮的那般多,她真想殺了他。

武昌城中的抵抗已基本被肅清了,天浪帶領五百錦衣衛到處巡視,恰巧遇到了這一幕,天浪阻止了史長歌。

“您還真打算留下他?”史長歌依然不解,她覺著跟敵人本來就沒有什麼信義可言,兵者詭道嘛。

然而天浪騎在馬上睥睨著耿繼茂,雲淡風輕地說:“當然要放,不但要放了他,還不能承認懷順王世子在這段期間進過城,橫豎看見過他的大東門守軍也都被幹掉了,沒人知道他在攻打大東門時所作的事情。”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