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派人向他父皇傳信的同時,帶著寇卉匆匆趕往了慶都。
訊息傳到了臨橫府,臨橫府的張知白什麼也沒說,坐著馬車就往慶都跑。
訊息傳到了古北口。
古北口鎮關大將軍王凱,寫了一份乞骸骨的奏疏送往了汴京城。
隨後一大堆的將領寫了乞骸骨的奏疏送往了汴京城。
訊息傳到了保州,保州老少們,打點了行囊,趕往了慶國。
訊息傳到了汴京城的時候。
趙禎在上早朝。
垂拱殿上。
趙禎面無表情的端坐在正中,趙禎身上早已沒有昔日的稚氣和隨和之風,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威嚴,一身讓人不忍直視的威嚴。
垂拱殿內的文武當中,敢直視趙禎的,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滿朝文武正在商討各地四級學府設立完成以後,教化成本增加的問題。
大宋的四級學府設立完成以後,大宋的教育成本可以說是直線在上升。
從最初蒙學耗資兩千萬貫。
到現在四級學府一共耗資八千萬貫。
蒙學上面的縣學、府學、國學的教化成本,遠遠高於蒙學。
光是先生俸祿一項,就超過了蒙學數十倍。
蒙學先生,要求不過。
可是縣學、府學先生要求都極高。
國學的先生就更不用說,幾乎都是足以媲美以前太學和國子監博士的人物。
大宋地大物博,人傑遍低。
以前朝廷根本做不到網羅天下英才。
如今大宋推行全面教化,一些英才都主動投上了門。
並且呼朋喚友的前來為教化功業增磚添瓦。
天聖館內的大儒們湊在一起研究學問,成果驚人。
給了那些隱世的賢才一個新思路。
此外,大宋朝廷系統的培育讀書人,讓那些隱世的賢才看到了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