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在寇季催動下,著書成為了一個時尚。
只要是個人,只要想寫書,就能寫。
唯一的區別就是。
寇季主導下著的書,會被刊印成冊,會刊登一部分在大宋書報上,還會被錄入到天聖館藏書樓。
其他人私自著的書,就沒有這個待遇。
寇季之所以如此急切的著書,也是為了借東風宣揚新學問。
唐時,有玄奘法師赴天竺,取得經書,一時間名聲打造。
為此還特地築造了一座大雁塔,供玄奘法師翻譯經書。
如今格格巫答應寇季的書籍,已經從巴格達運送到了黑汗國。
書籍的數量足有百萬冊。
運送書籍的人足足有三萬餘人。
隊伍行進的時候浩浩蕩蕩綿延了十數里。
如此龐大的藏書,不可能像是上一次一樣悄無聲息的運送到汴京城。
格格巫沒有幫寇季遮遮掩掩的意思。
寇季也覺得沒有必要再遮掩這些書籍的存在。
開眼看世界。
寇季必須讓大宋所有人都明白,在這片土地上不只有大宋一個輝煌的文明。
在遙遠的西方也有一個輝煌的文明存在。
唯有讓大宋所有人認清世界,後世子孫才不會閉關鎖國,做井底之蛙。
唯有讓大宋所有人認清世界,才能激起大宋所有人的雄心。
寇季希望,以後大宋的貴族在土地和錢財不夠用的時候,可以憑藉著自己的指揮去壓榨壓榨西方人,而不是一味的壓榨大宋的百姓。
寇季也希望,後世子孫可以跟隨元山、曹利用、朱能、李昭亮等人的腳步,去征服世界,而不是被世界征服。
時間一晃,到了年底。
寇季假借別人之手,一共推出去了近千本書。
其中九成多是包拯等人近些年翻譯的,還有一成多是寇季自己所作的私活。
反正真真假假的參雜在一起,一起湧入到大宋,也沒人能分辨出那個是寇季寫的。
反正每一本書上面掛著的名字都很厲害。
民間的讀書人即便是不喜歡,也會賣兩本回去硬著頭皮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