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一手握著一本冊子,一手拿著一個錦盒。
寇季下了馬車,呼喚了一聲,“包拯?”
“先生!”
“學生見過先生。”
包拯趕到了寇季面前,躬身施禮。
寇季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包拯,他目光落在了包拯手裡拿的冊子上面,看到了上面的御用紋路,感嘆道:“陳琳辦事的速度還真快……”
包拯認真的看著寇季。
寇季眯了眯眼,感嘆道:“你和趙絮的事情,我從沒有告訴過官家。因為官家比我知道的更早。
應當是趙絮身邊的女官漏了風聲。”
包拯聽到此話,慌忙彎下腰道:“學生並沒有對先生不敬的意思。學生知道此事瞞不過官家,學生只是想請先生幫學生一把。”
寇季嘆了口氣道:“你想讓我幫你再拖一些日子,等你下定決心?你應該明白,官家當著我的面下的旨,我沒有阻止,後面就不好阻止了。
雖說官家此舉有些唐突了。
但無論是你,還是趙絮,年齡都不小了。
耽誤不起。
我也不希望你們兩個人一直耽誤下去,所以我沒有阻止此事。”
包拯聽到此話,微微咬了咬牙,沉聲道:“即使如此,請先生將錦盒交給絮兒。錦盒裡的東西便是包拯的心意。
絮兒若是答應,明日學生登門請先生和師孃為學生做主。
絮兒若是不答應,學生三日後再來。”
寇季眉頭一挑,“決定了?”
包拯鄭重的點頭。
寇季認真的道:“你要想清楚,一旦下了決定,你的仕途很有可能就沒了。”
包拯沉聲道:“學生放不下,所以即便是沒了仕途,學生也得認。”
寇季問道:“不是無怨無悔?”
包拯苦笑道:“學生說無怨無悔,先生信嗎?”
寇季搖頭。
包拯嘆了一口氣道:“學生並不是貪戀權位,學生只是想為百姓做點事。”
寇季點點頭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但你不應該用常人的想法來考慮問題。不在朝堂上翻雲覆雨,並不代表不能為百姓做事。
興一門學問,立一份文脈,不僅能為百姓出力,也能為後世的子子孫孫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