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陽陰沉著臉率先離開了垂拱殿。
范仲淹和歐陽修在一眾朝臣們的恭賀聲中,到了寇季身邊。
寇季目光在范仲淹和歐陽修身上盤桓了一二,最終落在了范仲淹身上,“你身上的擔子前所未有的大,你要努力肩負起你的責任。
回頭政事堂的公文下發到你手裡以後,你要快速的根據政事堂的公文,對戶部做出調整。
儘快將新的戶部搭建起來,同時讓地方上的所有戶曹,以及跟戶部有關聯的衙門,都熟悉戶部的新章程。”
范仲淹恭恭敬敬的對寇季一禮,“下官一定不會辜負官家和先生厚望……”
寇季滿意的點點頭,又叮囑了幾句歐陽修,然後離開了垂拱殿。
次日。
政事堂的公文就下發到了戶部,范仲淹拿到了政事堂對戶部改制的公文以後,驚出了一身冷汗。
范仲淹拿著公文匆匆就趕到了竹院去請教。
到了竹院以後,就看到了寇季正在和狄詠、趙澤、蘇軾三人搭建一個木製的建築。
范仲淹沒心思去管理那些木製的建築,而是拿著公文湊到了寇季身邊,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先生,戶部的權力是不是太大了?戶部轄下三司中的錢司,不僅掌控著大宋錢莊、大宋國庫,還掌控著一切大宋的度支,其中包括了官員的俸祿、各地學社的花費、修橋補路的錢糧、軍餉的發放等等。
稅司掌控著天下的商稅、丁口稅、以及天下百行百業的監察。
倉部掌控著天下所有常平倉,官營作坊,以及天下所有的礦產。
戶部如今不僅擁有原有的戶部的職能,還從工部和御史臺搶了一部分職能。
如此職能已經超過了一個部級衙門。
先生和官家如此改制,不怕工部和御史臺的人鬧起來嗎?”
寇季隨手將一個木塊放在了蘇軾三個小傢伙玩的積木上面,回過頭笑著詢問范仲淹,“你覺得朝中的權力該如何分配,才會穩定?”
范仲淹一愣,微微皺起了眉頭,道:“現如今的權力分配,難道不夠穩定嗎?”
寇季笑著搖了搖頭,道:“當然不穩定,朝中最高的兩個衙門,分別是政事堂和樞密院。樞密院暫且不論。政事堂下,有六部,六部中每一部又有四小部。
地方衙門也基本上是如此搭建的。
官家下達一個政令,就會形成兩兩相爭,又或者兩兩都同意的場面。
兩兩相爭,爭鬥到最後,很有可能沒有一個結果,反而耽誤了正事。
兩兩都同意,一旦出了問題,雙方就會推卸起責任。
如此一來,無論是好的政令,還是壞的政令,從頭到尾都得不到貫徹落實。
因為政令很有可能傳達不到地方,就被互相推諉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