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大宋的戰利品。
由於數量比較多。
朝廷一時半會消化不完,所以就將那些牛、羊、馬,放養在了青塘各處。
經過了兩年的繁衍,數量變得更加龐大。
所以呂夷簡有底氣許下如此承諾。
他就是想借此吸引更多的百姓到青塘去落戶。
事實證明,他的方法是有效的。
隨著他放出的豪言傳便了大宋以後,有許多人跟著前往青塘的大部隊趕往了青塘。
其中有一些貪戀青塘田產的,決定去青塘落戶。
也有一些是去青塘打工的。
對。
就是打工。
他們不是去服役的人,也不想在青塘安家落戶。
他們就想去青塘種地,想賺取呂夷簡許下的那些牛羊馬。
良田和牲口對百姓們而言是珍貴的。
雖然如今的牲口價格大跌,但仍舊不是許多貧寒百姓所消費得起的。
所以他們想去青塘做工,賺取牛、羊、馬。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湧現到了西寧州以後,數量已經達到了二十萬。
其中服役的十萬,家眷六萬,願意在青塘落戶的六千,剩下的都是前去青塘打工的。
呂夷簡親自策馬趕到了西寧州迎接他們。
然後帶著他們入了青塘。
到了青塘以後,呂夷簡快速的從他們中間挑選出了許多領頭人,依照軍中的排序方式,將他們編成了一個一個營。
然後將他們分別安置在了青塘境內為數不多的城池內。
並且大方的將青塘境內的那些屋舍、寺廟,分給了百姓們居注。
然後又給他們分配了牛、羊、馬、農具,並且給他們劃分了開墾良田的區域。
二十萬人中,絕大多數都是農家子。
所以不需要人刻意去教他們種田,他們自顧自的就開始在青塘境內開墾起了荒田、劃分起了草場。
呂夷簡只需要給他們提供種子,並且叮囑好領導他們做工的人規矩以後,就不用太灌輸他們。
呂夷簡自己領著那些願意在青塘境內安家落戶的人,住進了青塘最繁華的青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