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宋朝廷一直派人要他們下山去城裡居住,讓他們放下刀弓去耕田,並且聽從大宋的統治。
也正是因為如此,那個部族頭人輕易的選擇相信了貨郎的話,他聯絡了幾個大頭人,果斷反了。
“他們是沒腦子嗎?”
趙禎坐在資事堂內,看著建昌府知府給自己遞上來的急報,不僅沒有憤怒,反而像是看到了什麼蠢到不能再蠢的事情一樣。
寇季坐在趙禎下首,聽到趙禎的話,苦笑了一聲,沒有多言。
趙禎揚著手裡的急報,難以置信的道:“朕看他們在山林裡磨牙吮血,過的像是個野人,就像讓他們下山接受教化,過的像個人。
可他們居然不喜歡當人,反而更喜歡當野人。”
寇季感嘆道:“他們中間大部分人其實和我大宋腹地的很多窮苦百姓都一樣,一生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活,只是聽從著部族頭人和部族巫師的吩咐做事。
在他們心裡,朝廷的千言萬語,不如巫師一句神諭管用。”
趙禎沒有興趣在跟寇季討論這個問題,他果斷下令道:“讓屯駐在嘉定府內的禁軍動手吧。
等他們平定了叛亂以後,分批梳理一下大理四府,改屯蒼山下,更名為蒼山軍。”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是不是該加強大理四府的地方兵?”
趙禎看向了寇季,苦笑道:“朝廷現在還能徵兵嗎?”
寇季苦笑了一聲,沒有再言語。
去歲朝廷徵召了兩百萬兵馬,幾乎是將大宋能徵調的,且願意被朝廷徵調的人抽空了。
大理四府,如今除了騰衝府和永昌府的地方兵馬是齊備的以外,剩下的建昌府和秀山府,如今地方兵馬十分少。
朝廷要徵召的話,最少得徵召八萬多人。
大理四府不同其他大宋各府,小部族眾多,山巒溝壑眾多、巨木繁茂,所以需要的地方兵數量也相當大。
寇季苦笑過後,道:“要不發配一群罪籍過去?僅憑我們的人,恐怕很難將山林裡的那些各部族的人引出來。
讓罪籍們去鬧一鬧,讓那些各部族的人主動走出來。”
趙禎沉吟著道:“如此一來,大理的建昌府和秀山府,恐怕就成賊窩了……”
寇季坦言道:“不破不立……”
趙禎思量了一下,點頭道:“那就這麼辦……”
商量妥當此事以後,寇季就出了宮,到了政事堂,寫了兩份文書,讓人快速的送了出去。
趙禎新改的蒼山軍會快速的進入到大理四府平叛。
遠在燕雲十六州的王曾也會快速的挑選出一部分罪籍發配到大理四府。
對於大理四府的叛亂,大宋上下沒有人放在心上,也沒有在民間掀起什麼波瀾。
大理四府的那些部族頭人不服王化,也不知道什麼是王化,所以他們只要一有問題就聚眾造反。
從大宋拿下了大理到如今,每一歲都會有人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