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失聲笑了,曹瑋也跟著笑了。
笑過之後,趙禎感慨道:“既然北境的遼人跨不過興慶府,那朕也就放心了。朕還真怕他們會越過興慶府,出現在長城後面。
真若是如此的話,那朕就不得不率兵回援了。”
大宋內部如今很空虛,十分空虛。
若是有兵馬在大宋內部作亂的話,可以說是猶如入無人之境。
遼國的兵馬若是越過了興慶府,跨過了長城,進入到大宋腹地,那對大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如今確認了遼國兵馬沒有那個能力越過興慶府,趙禎也放心了不少。
放下心以後,趙禎就想起了其他事情。
趙禎盯著曹瑋道:“適才在金塔寺,你我君臣論天下英雄。你直言狄青乃是我大宋以後的國之柱石。那種世衡呢?
種世衡難道就不能成為我大宋的國之柱石?”
曹瑋直言不諱的道:“種世衡坐鎮一方的話,必然萬無一失。可統領全域性的話,始終差一線。”
趙禎疑問道:“差在何處。”
曹瑋坦言道:“我大宋以後的兵馬作戰,用的軍備很有可能都是火器。火器作戰,跟刀槍劍戟作戰,大有不同。
種世衡已經習慣了用刀槍劍戟作戰,即便現在學著去適應火器作戰,在作戰的時候依然會被刀槍劍戟作戰的戰術所影響。
所以始終會差一線。
狄青不同,狄青還年輕,想法還沒有僵化。
他會很快適應火器作戰的戰術,也會在適應了火器作戰以後,創出新的戰術。
數十年以後,我大宋將士們學習兵法謀略的時候,繞不開狄青。”
大宋如今是應用火器作戰的先行者。
世界上並沒有例子可以讓大宋借鑑。
所以大宋的將士們運用火器作戰的時候,得一直摸索。
誰先摸索出火器作戰的戰術,誰就能借著火器揚名,並且能為以後的將士們提供戰術教材,以及訂立火器戰場上的一些規矩。
曹瑋嘗試著去適應火器作戰了,也嘗試著為火器推匯出一些新的戰術。
只是,他腦子裡一些思想,依舊被舊有的冷兵器作戰的兵法謀略所影響。
所以他推匯出的一些戰術,帶著一些冷兵器作戰的影子。
一時半刻很難改變。
也正是因為如此,曹瑋才將更多的希望寄託在了狄青身上。
趙禎大概明白了曹瑋口中所言,他笑著道:“照你的說法,狄青以後有可能成為我大宋第一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