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再嘆了一聲,道:“我去跟官家說說……”
寇季入了資事堂。
看到了趙禎坐在座椅上直嘆氣。
看到了呂夷簡和王曾二人在低頭處理的政務。
“草民寇季,參見官家……”
“四哥你來了……你快給朕說說,劉亨到底是什麼意思,逼宮嗎?”
趙禎見到了寇季,直接開口問道。
呂夷簡和王曾放下了手裡的政務,抬頭看向了寇季。
他們想看看寇季能給出一個什麼樣的答案。
寇季站在堂中,坦言道:“劉亨知我不通武藝,也知我府上的侍衛們回頭要全部離開。所以他想留在汴京城,護著我。”
趙禎聞言,幾乎毫不猶豫的道:“朕不可能將四哥置於險地。”
寇季點頭道:“他也知道此事,但他就是想留在我身邊,盡一份心。”
趙禎皺起了眉頭。
呂夷簡見此,盯著寇季開口道:“寇季,王位並非兒戲。官家留下你,已經冒了天大的風險。若是再留下劉亨,那到時候其他幾個人人人效仿。
那朝廷封的什麼王?”
朝廷封王,旨在削弱謀朝篡位的風險。
若是朝廷在封了王以後,還允許寇季、劉亨、種世衡等人留在汴京城。
那封王跟不封王,沒區別。
朝廷將他們封王,封出大宋腹地,就是為了減少他們對軍中將士的掌控和影響。
而不是削弱他們宗族對他們的支援。
寇季等人若是封王以後,還不離開汴京城,不離開大宋腹地。
那他們就能一直保持著對軍中的掌控和影響。
像是高懷德、曹彬、潘美、石守信等人,在太祖杯酒釋兵權以後,依然保持著對軍中的影響和掌控。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歷經三任官家,而家門不衰。
若不是寇季培養了新將,立了新軍,取代了他們幾家在軍中的影響和掌控。
趙禎想要整頓皇親國戚和武勳的話,也沒有那麼容易。
所以,想要徹底的剝奪寇季等人對兵馬的影響和掌控,只能讓他們去邊陲,去就藩。
他們若是不去就藩的話,那朝廷封王根本沒有半點意義。
趙禎在封王的時候,呂夷簡等一眾文臣沒有拼命阻止,也是因為他們知道封王背後的真正意義。
如今劉亨要毀掉這個意義,呂夷簡和王曾自然不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