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並沒有被寇季的俏皮話逗笑,而是盯著寇季正色道:“能不動刀兵,儘量就別動刀兵。若是非要動刀兵,你和我皆可殺人,也皆可承擔惡名,唯獨官家不能。”
寇季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我又不是初入朝堂,知道維護官家聲譽的重要性。”
王曾跟著嘆了一口氣,“我們承擔惡名,若是鬧出了大麻煩,官家還能想辦法兜住。可若是官家擔上了惡名,那就沒人能兜得住了。”
寇季點頭道:“我懂我懂……”
王曾感慨道:“老夫給人當的大半輩子先生,到頭來卻被你小子給教育了。以前總覺得你小子不學無術。如今才知道,你小子有大智慧,有大學問。只是你的智慧和學問不在書裡。”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就別奉承我了,我有什麼學問。”
王曾笑了笑,又搖了搖頭,並沒有說話。
有沒有智慧,透過寇季的成就就不難看出。
有沒有學問,看一看寇季做的事情就知道。
寇季明顯有智慧、有學問。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顆為百姓謀福之心,其中不參雜任何私利。
寇季見王曾又是發笑,又是搖頭的,就知王曾心裡認定了他有智慧有學問。
他也懶得狡辯。
因為沒有用。
寇季在王曾笑了一會兒後,突然開口問道:“王公啊,你說說,官家突然派遣你到遼陽府來,又讓你代他傳旨,將王爵的儀仗賜給了我們,卻不賜給我們其他的,官家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王曾聽到這話,笑著道:“等你到了保州,你就知道了。”
寇季一愣,沉吟著道:“官家難道是要……”
王曾不等寇季的話說完,就幽幽的道:“人不能太聰明瞭,太聰明瞭容易浪費別人一片苦心。”
寇季尷尬的一笑,趕忙轉移話題,“朝廷派遣的遼陽府等地的知府什麼時候能到?官家招募的兵馬什麼時候能到?”
王曾盯著寇季沒有說話。
寇季坦言道:“他們要是趕六月也到不了,那他們今歲就沒辦法種出一粒糧食。到時候就要朝廷養著他們。”
寇季口中的他們指的是那些兵馬。
當然了,在兵馬抵達之前,官員們得先到位。
不然沒人管理百姓。
分配到各地的禁軍將士倒是能暫管。
只是他們終究不如那些牧民之官懂得治理百姓。
王曾沉吟了一下,緩緩的嘆氣道:“你可是給朝廷出了一個大難題啊。朝廷現在都已經無官可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