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雖然被寇季氣的咬牙切齒,但是在寇季猜出了他另有重任以後,他也沒有隱瞞。
“軍管?”
寇季稍微愣了一下,點頭道:“軍管倒是適合遼土,軍管的話,需要的官員也少。只是需要的兵馬數量卻非常多。
遼土不比興慶府等地。
興慶府等地還有不少從我大宋逃出去的百姓,也有不少從我大宋劫掠過去的百姓。
所以有一定的根基在。
遼土上除了長城內的燕雲十六州和上京城等繁華的地方外,其他地方几乎沒有我宋人,漢化基礎很薄弱。
一些小部族盤踞地,漢化基礎幾乎沒有。
他們只信奉最原始的武力,所以要治理他們、征服他們,只能憑藉最原始的武力。
所以,軍管的話,兵馬數量絕對不能少。”
陳琳沉吟道:“不軍管的話,就不需要兵馬了嗎?”
寇季翻了個白眼,道:“自然需要,只是需要的數量沒那麼多。”
陳琳一臉不解的看著寇季。
寇季嘆了一口氣解釋道:“如果施行軍管的話,那就說明朝廷那邊不會派遣太多官員過來,也不會大批次向此處遷移百姓。
所以在此地百姓徹底漢化之前,就必須要有兵馬防著。
如果不施行軍管的話,朝廷必然會派遣很多官員過來,也會遷移一部分百姓過來。
有那些百姓做根基,加上龐大的官員數量,必然能細細的管束到每一個俘虜。
如此一來,俘虜鬧事的機率也就笑了。
朝廷只需要在遼土上設立一些常規的地方兵馬,就能應對,不需要再多派遣兵馬。”
簡單的說,就是官員足夠多的話,能統管到方方面面,一些麻煩還沒有誕生,就被消滅到了萌芽裡。
官員數量不夠,不能統管到方方面面的話,就只能透過大軍鎮壓。
一個春風化雨,一個重錘擂鼓。
陳琳聽完了寇季的講述以後,也明白了寇季的意思,他沉吟著問道:“朝廷若是在遼地推行軍管的話,得配備多少兵馬。”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一府至少得配備三萬地方兵馬。”
陳琳皺起了眉頭道:“這不是跟我大宋腹地的配備沒區別嗎?”
寇季瞥了陳琳一眼,沒好氣的道:“我還沒說完呢。”
陳琳一愣,有些尷尬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