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在呂夷簡走後,陪著何美人又閒聊了一會兒,然後藉故有公務要處理,離開了御花園。
一路到了資事堂。
陳琳忍不住問道:“官家為何不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呂夷簡呢?”
趙禎坐在資事堂的主位上,搖著頭道:“現在還不能說。現在若是說了,一些人會胡思亂想的。朕也未必能得償所願。
朕就是要讓他們所有人為了封王事情鬧。
等他們鬧夠了,朕就順勢封王。
等朕封了王,朝堂上反對封王的朝臣們,心裡一定會憋著一口怨氣。
到時候他們知道了朕要將異姓王塞到窮鄉僻壤去。
他們一定會全力支援朕,讓朕將異姓王塞到窮鄉僻壤去。
異姓王們到時候想不去窮鄉僻壤都難。
朕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消弱那些異姓王對此事的抵抗。
而不是非要徵求朝臣的意見,才敢封王。
朕給他們挑選了窮鄉僻壤,可不是什麼好去處。
等他們知道了朕為他們挑選的地方以後,一定會有所不滿。
他們手裡有兵,所以朕必須藉助朝堂上的文武,壓著他們,讓他們別亂來。”
陳琳恍然大悟,不住的點頭。
趙禎繼續道:“其實,他們對朕都是忠心耿耿。朕就算真的要將他們塞到窮鄉僻壤去,他們也不會反抗。
但世事無常,朕總得留一手,以防萬一。”
陳琳聽到此處,稱讚道:“官家聖明……只是奴婢不明白,官家為何要急著封王呢?官家完全可以等他們班師回朝以後,從他們手裡拿回了兵馬,然後消化了他們手裡的兵馬以後,再封王也不遲。”
趙禎嘆了一聲,“時間太長,朕等得起,天下百姓等不起。朕之所以急著將他們封出去,就是為了藉機,將他們,還有他們的族人,以及他們的心腹一口氣全送出大宋。
等他們離開了大宋,朕再做其他事情,就容易多了。”
陳琳聽到了趙禎此話,陷入到了沉思。
他暗中思量了許久,覺得趙禎此舉,應該是在為文制徹底革新做準備。
如今大宋所有兵馬雖然在趙禎和寇季二人手裡掌握著,但是其他人對大宋兵馬也有不小的影響力。
趙禎若是將他們留在大宋,並且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推行文製革新,他們在家人、族人、舊友、部曲、舊部等等人的影響下,很容易跟趙禎唱反調。
而他們又能影響兵馬。
趙禎難免會束手束腳。
若是將他們全部遷出大宋。
那趙禎文製革新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