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此以往,我大宋有可能會陷入到窮兵黷武的狀態。
此外,以後皇太子登基,是否能壓得住諸王?
若是壓不住諸王,我大宋江山又該何去何從?”
呂夷簡的話,句句發自肺腑。
他倒不是對誰有成見,而是封活著的異姓王,對大宋確實危害極大。
所以他不得不阻止此事。
趙禎聽完了呂夷簡的話,長嘆了一聲,道:“他們的功勞都不小,又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他們為我大宋征戰,朕不可能不上賞。
朕若是不賞的話,他們即便沒有怨言,底下的將士也會有怨言。
如今我大宋兵鋒可以橫掃四夷,反過來也能橫掃我大宋。
所以朕必須賞他們。
而朕能給他們的,只有王爵。”
呂夷簡聽到此話,眉頭幾乎皺成了一團,“官家可以將他們的功勞分潤到他們子嗣身上。以往,朝廷就是這麼做的。”
趙禎幽幽的道:“他們的功勞不小,朕要分潤到他們子嗣身上的話,恐怕得封一群公爵。
到時候,他們一門可以出三五個公爵。
其權勢必然遠超此前的皇親國戚和將門武勳的總和。
到時候,誰壓得住他們?
這朝堂之上,一個人說話,遠比兩個人說話要好。
你身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你應該明白。”
呂夷簡咬了咬牙,低聲道:“不行的話……就……”
呂夷簡沒有把話說完整。
但是趙禎卻明白他的意思。
趙禎斬釘截鐵的告訴呂夷簡,“太祖沒做的事情,朕更不能做。朕若是做了,就等於傷了太祖的顏面。
太祖若是沒了顏面,那我大宋還有何顏面?”
呂夷簡說不出辯駁趙禎的話,也拿不出完美的主意,只能悲涼的喊道:“官家,開此先例的話,對我大宋危害真的極大。”
趙禎沉聲道:“朕會想法子妥善處理此事的。”
呂夷簡哀嘆了一聲。
趙禎繼續道:“你還是下去好好的跟寇公和曹瑋說說,讓他們先離開東華門再說。”
呂夷簡起身,對趙禎一禮,沒有再說一句話,垂著腦袋離開了御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