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側頭看向了杜衍,嘆了一口氣道:“你在河西待了八年了,還沒有學會什麼是為官之道。你這輩子的仕途,也就止步於此了。”
杜衍臉色一變。
李迪自顧自的道:“你一直留在河西也好,等老夫駕鶴西去以後,你可以接替老夫的位置,繼續坐鎮河西。”
杜衍微微咬了咬牙。
李迪見此,哼了一聲,道:“怎麼,不甘心?”
杜衍沒有說話。
李迪譏諷的道:“不甘心就憋著……你杜衍做官做了也有幾十年了,在河西待了也有八年了,到現在還沒有參透為官之道。
名聲?
名聲有百姓重要嗎?
我們當官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不是為了自己。
要是隻求名聲的話,那還做什麼官?
去文昌學館教書好了。
教一個桃李滿天下,美名一定可以傳遍天下。
既然做了官,那名聲就是最無關緊要的。
做官,首要的是維護朝廷。
其次是維護百姓。
名聲比起朝廷和百姓,微不足道。
我們只要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起百姓,中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哪怕被人成為屠夫、劊子手,那也甘之如飴。
做官最怕的就是本末倒置。
一味的追求名聲,卻忘了自己做官的根本。
那就不配為官。
這一點,寇季比你看的要清楚。
所以寇季現在是我大宋樞密使。
而你杜衍,卻只能在河西吃沙子。”
杜衍臉色難看的低下頭。
李迪見此,嘆了一口氣,“老夫心裡清楚,似我們這種人,內心深處都有自己做官的堅持,輕易不會動搖。老夫不想改變你的堅持,只想讓你在閒暇之餘,多看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