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學習、研究、推廣西方醫術,絕對避不開解刨學。
高大夫明顯不願意接觸解剖。
文昌學館內的其他大夫,對西方醫術的態度恐怕跟高大夫一樣。
寇季想送一樁功德出去,也送不出去。
寇季只能嘆息一聲,另尋他人。
寇季帶著大食的醫書回到了府上,並沒有再去其他地方。
而是派人給趙禎送了一道奏疏。
次日。
刑部、大理寺、開封府等衙門的仵作,就齊齊到了寇府別院。
寇季見到了他們以後,也沒有多說什麼,直接將跟解刨學有關的書籍發給了他們。
他們拿到了解刨學的書籍以後,反應跟高大夫大相徑庭。
高大夫拿到了解刨學的書籍,對其畏入蛇蠍。
仵作們拿到了解刨學的書籍以後,如獲至寶,一個個讀的津津有味。
有看的入了迷的。
也有大肆批判的。
“不對不對不對……”
一個留著三撇小鬍子的小老頭,捏著下巴,盯著手裡的書,一個勁的叫喊。
寇季踱步到了他身邊,低聲問道:“有什麼不對的?”
小老頭正在看書,沒有發現問話的是寇季,他頭也不抬,十分嫌棄的道:“骨頭不對……”
“哦?”
“你沒發現吧?嘿嘿,老夫給你講……”
話說了一半,小老頭說不下去了,因為他已經抬起了頭,並且看到了寇季。
見寇季站在他身邊,半彎著腰,他不敢多說,趕忙躬身施禮,“卑職陳七,見過寇樞密……”
寇季沒有在意此事,繼續問道:“骨頭有什麼不對的。”
名喚陳七的小老頭,躬身一禮,然後謙卑的道:“回寇樞密的話,書中記載的人骨頭的數量不對。咱們宋人、倭國人、高麗人,一身的骨頭有二百零四塊。
但是一賜樂業人、大食人,一身骨頭足足有二百零六塊。
差別就在腳趾上。
咱們宋人小腳趾,只有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