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告訴朱能的辦法,有點像是鈍刀子割肉。
需要極好的掌握好分寸。
要逼迫大理拿出更多的錢財,卻又不能逼得大理狗急跳牆、魚死網破。
其中的算計很深。
朱能未必算計得準。
趙禎聽到了呂夷簡的話,沉吟著沒有開口。
王曾在這個時候拱手道:“臣以為,種世衡可以擔此重任。種世衡此前治清澗城,所建立的功業,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他能征善戰,又能治理地方。
無論是在兵事上,還是民事上,都能很好的拿捏住分寸。
是征討大理的不二人選。”
趙禎感嘆道:“朕此前說過,誰給出的謀略最好,就用誰。如今朱能給出的謀略最好,朕卻不用他,朕會失信於他。”
呂夷簡不鹹不淡的道:“官家,朱能奏疏中提到的謀略,並非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寇季幫忙想出來的。細細算起來,這應該是寇季的謀略,而不是他。
所以官家不用他,也不算失信於他。”
趙禎嘆了一口氣道:“終究是他遞上來的奏疏……”
“那就讓他們兩個一起去好了。”
寇季突然開口。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齊齊一愣。
愣神過後,呂夷簡撇著嘴道:“小小大理而已,派遣兩位重臣去,會不會有些興師動眾?”
趙禎緩緩點頭,看向了寇季。
種世衡和朱能,如今都是中樞之臣。
若是以前,朝廷對外征戰,派遣兩位中樞之臣,那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可如今,大宋已經崛起了,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地上霸主。
派遣兩個中樞之臣去對付一個小小的大理。
確實有點興師動眾。
寇季笑道:“呂相只盯著大理,卻忘了交趾。如今交趾境內也有戰事,稍有不慎,戰火就會燒到我大宋。雖說交趾邊陲有陳堯資坐鎮,可陳堯諮目前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大陣仗,萬一交趾的戰事出現了什麼大變故,他不一定應付的過來。
大理毗鄰交趾。
將種世衡和朱能二人一起派遣去大理,一方面能征戰大理,一方面也能防止交趾的戰事出現意外。
交趾一旦出現了什麼大變故,朱能也能及時趕過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