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趙禎隨後要革新文制,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取得百姓的信賴。
若是在還沒有取得百姓們信賴的時候,就先背上一個不孝的名聲,那百姓們誰信你?
“入宮吧……”
寇季淡淡的說了一句。
他心裡已經有了決定。
若是楊太妃謀害皇嗣,是情有可原的話,他可以放楊太妃一馬。
若楊太妃是其中主謀的話,他不介意斬了楊太妃。
殺人不過頭點地,欺負人也不是這麼欺負的。
不能見趙禎仁慈,就將趙禎往死裡欺負,讓趙禎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
至於斬了楊太妃以後的後果,寇季一點兒也不在意。
趙禎又不可能殺了他,無非就是在朝野上下的輿論中罷了他而已。
但他現在還在乎罷官?
真要罷了官,他很快也能得到起復。
趙禎不可能因為他斬殺了一個謀害皇嗣的主謀記恨他。
滿朝文武也不可能因為他斬殺了一個斷絕社稷大統的人記恨他。
即便是有一些不願意看到寇季起復的人,從中阻撓,也起不了什麼太大作用。
寇準經營多年的門生故舊,以及他經營了多年的關係,不是白經營的。
他真要斬了楊太妃,唯一要承擔的惡果就是,不能再由武轉文,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
畢竟,朝野內外,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一個斬了皇帝養母的人,坐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
滿朝文武不記恨他是一回事,願不願意看他坐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又是另一回事。
寇季和趙禎出了屋舍,一同下了文昌學館。
寇準站在半山腰上,瞧著趙禎和寇季並肩下了文昌學館,小聲的嘀咕了一句,“趙恆……你不如你兒子……”
寇忠在一旁仰著頭,望著萬里晴空,假裝自己在數星星,假裝自己什麼也沒聽到。
寇準回頭瞥了一眼仰著頭的寇忠,不屑的道:“他還能爬出來找我不成……哼……”
寇忠翻了個白眼,不想說話。
寇準越活越回去了,有時候英明的不像話,又時候又蠻橫的像是個鬧脾氣的孩子。
老小孩、老頑童,大概說的就是現在的寇準。
寇準的嘀咕,趙禎和寇季自然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