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在曹、呂二人爭吵過後,挨個點名詢問,留下了寇季壓軸,也有他的深意。
寇季一旦開口,那就不是一兩條建議,更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完的。
更重要的是,寇季一旦開口,其他人幾乎就沒有發表見解的必要了。
因為寇季手裡握著他們君臣二人,以及樞密院大小官員,研究了近一個多月的研究成果。
在輪到了寇季發言的時候,趙禎並沒有開口點名。
而是看向了寇季。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了寇季。
寇季在所有人注視下,笑著道:“我的話可能有點多,諸位若是想記的話,可以記一下。”
呂夷簡等人聞言,不以為然。
大宋朝不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所以在議論政事的時候,沒有人做會議記錄。
朝堂上倒是有專門的會議記錄官。
不過人家主要記錄的是趙禎平日裡的一言一行,對於朝堂上發生的政務,不會用太多筆墨。
比如今天的兵制革新的討論大會,在記錄官的起居注上,很有可能就是簡單的幾句話。
某年某月某日,帝於北宸宮宴請朝簡、曾、季、瑋等八人,帝言兵制有缺,八人皆附之,帝隨議之……
如此會議記錄,那是會議記錄嗎?
寇季見呂夷簡等人不以為然,沒有再提醒,開口道:“官家要革新兵制,不是說要革新兵制中的某一條,而是全部。
只要是不利於我大宋的,都在革新之列。
我跟樞密院的同僚,商議了數日,最終將要改的兵制,以及如何改,商討了一個大概。
我現在說出來,諸位一起參詳一下。”
寇季此話一出。
呂夷簡等人一臉愕然。
他們總算是明白了寇季為何會在開口前,提醒他們記一下。
寇季明顯有很多話要說,多到他們的腦袋不一定記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