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監軍制度的缺陷已經十分明顯了。
我大宋跟遼國作戰期間,遼國沒少派人汙衊我軍中的武將。
隨軍的監軍,沒少聽信謠言,臨機奪了武將手裡的兵權。
我大宋沒少在此事上吃虧。
我們既然已經敷出了血的代價,那就應該考慮考慮,監軍制度有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不是繼續細化監軍制度。
我大宋若是要細化監軍制度的話,那麼革新兵制之類的話也就不需要再談下去了。
因為我們無論商量出多好的兵制,最終也會毀於監軍制度。”
朱能等人聽完了曹瑋的話,十分贊同的點頭。
曹瑋如今功臣身退,也不怕得罪人,所以他在呂夷簡提到了監軍制度的時候,說出了朱能等人想說又不敢說的話。
王曾聽完了曹瑋的話,皺起了眉頭,毫不客氣的道:“朝廷若是沒有監軍制度,如何防備你們這些武人?石元孫叛亂,才剛剛平息。
朝廷有監軍制度,約束著各軍,所以石元孫在叛亂的時候,勉勉強強不過召集了五萬兵馬而已。
若是沒有監軍制度約束,石元孫能夠召集到的人馬,恐怕會龐大到我們難以想象。
他會帶給大宋難以估量的影響。
監軍制度的益處,顯而易見。
若非有監軍制度控制著各軍,恐怕石元孫的叛亂,到現在也平息不了。”
曹瑋皺眉道:“從監軍制度推行至今,防了幾人?一隻手都數的過來。可坑害的人有多少?數值不盡!多少良將死於監軍制度之下?多少良將因為監軍制度的錯,幫別人背了罪過,最後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說到此處,曹瑋聲音拔高了幾分,大聲道:“監軍在戰場上奪了權,吃了敗仗,回朝以後,不見任何人問罪。反倒是被多了兵權的武將,被罷官,被斬首。
監軍制度再推行下去,軍中上下遲早會寒了心。
到時候強敵入侵,又有誰,願意為我大宋江山赴死?”
呂夷簡絲毫沒有被曹瑋的聲音震懾到,面對曹瑋的大聲質問,呂夷簡冷聲道:“監軍在戰場上奪權,那也是因為武將做出了不忠之事,才引的監軍奪權。
武將若是規規矩矩的做事,監軍怎麼可能奪其權?
監軍制度推行至今,明面上防到的人,確實一隻手數的過來。
可暗中防備的人,卻遠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曹瑋惱怒的道:“戰場上規規矩矩做事,只會死的更快……兵法一道,奇正相輔相成,有時候需要堂堂正正作戰,有時候就需要以奇謀妙計取勝。”
曹瑋和呂夷簡二人,說著說著就說出了真火。
二人大有一副吵架的趨勢。
趙禎見此,並沒有勸阻,反而下意識的看向了寇季。
寇季對趙禎淡然一笑,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