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略微一愣,他自然明白趙禎想要收拾的人是誰。
寇季看向了趙禎道:“現在收拾他,那我們可就要前功盡棄了。柴宗慶雖然貪了錢,但沒有鬧出大亂子。官家派人揭穿了此事,到時候他補上這筆錢,再多出一些贖罪錢,求鄧國大長公主找你哭訴幾次,你也不好對他痛下殺手。”
趙禎聽到了寇季的話,強壓下了心頭的怒火,沉聲道:“朕知道……朕就是隨口一說……”
寇季道:“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一切,直等事情發酵即可。”
趙禎緩緩點頭。
君臣二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了一會兒。
趙禎離開了寇府別院,回到了宮中。
往後一段時間。
汴京城內都風平浪靜。
寇季依然病著,朱能也被禁足在府上,柴宗慶繼續在樞密院內胡作非為。
一晃眼便到了五月。
田裡的麥子變得金黃的時候,一隊將士揹著信旗,沿著麥田的地壟,一路衝進了汴京城。
“涿州兵變!”
“涿州兵變!”
“……”
傳信的八百里加急的將士,一邊往汴京城裡衝,一邊大聲的吶喊。
造反,在大宋朝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但兵變絕對是稀奇事。
造反一年能碰到好幾次。
但是兵變,十年也不一定能碰上一次。
可見兵變有多稀奇。
更關鍵的是,每次兵變,都意味著有大事發生。
上次大宋朝發生兵變,是寇準精簡廂軍時候的事情。
八百里加急的將士將訊息傳給了御街兩旁的百姓,御街兩旁的百姓快速的將訊息傳遍了汴京城。
一時間,汴京城為之轟動。
八百里加急將士入宮後沒多久,宮內的鐘聲被敲響。
滿朝文武,穿戴上了官服,坐上了馬車,匆匆往宮裡趕。
寇季也是如此。
寇季乘車到了金水橋邊上的時候,就看到了王曾正皺著眉頭從馬車上下來,他也跟著下了馬車,走到了王曾身邊。
王曾見到了寇季,眉頭緊鎖著道:“涿州兵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