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沒少領著他手下的那些豪僕們亂折騰。
一路上毀壞了不少民田。
在夏州等地的時候。
他帶人毀壞了民田,百姓們也沒有聲張。
因為那些民田,大多都是寇季分給將士們的。
將士們得了朝廷的大恩惠,也不願意給朝廷找麻煩。
將士們分到的良田足夠多,所以柴宗慶縱然帶人毀壞一兩畝的莊稼,將士們也不會說什麼。
但是到了綏德城以後,就不同了。
綏德城附近,多山林,良田不多。
許多百姓家中都只有三兩畝地,一家人指著三兩畝地上的莊稼過活。
柴宗慶帶著豪僕毀壞了他們的莊稼,就是毀壞了他們的命,他們自然不能容忍,抱著必死之心,結伴前來闖駕。
百姓們的控訴聲,傳遍了趙禎龍攆四周,滿朝文武、皇親國戚,全部圍了上來,準備看趙禎如何處理此事。
趙禎耐心的聽完了百姓們的控訴聲以後,喝斥了柴宗慶幾句,然後讓陳琳去給百姓們發放了一些錢財,補償了他們的損失,並且當眾給地方官府下旨,免了百姓們一年賦稅。
百姓們拿到了錢財以後,謝過了趙禎的厚恩,紛紛垂著腦袋離開了。
趙禎賜下了錢財,固然補償了他們的損失,但是他們心裡仍舊不開心。
因為毀壞他們莊稼的惡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處。
錢財可以彌補他們經濟上的損失,但是並不能彌補他們心理上的損失。
百姓們走後,所有人都以為此事都這麼輕描淡寫的揭過去了。
柴宗慶也是這麼認為的。
他心裡鬆了一口氣之餘,在暗自竊喜,覺得趙禎現在真的十分維護皇家人,以後有趙禎輻照,他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了。
他又一次動起了敲詐寇府的心思。
鍛鋼作坊和紡織作坊每年的歲收,可是讓汴京城內所有人都眼紅。
只是,不等他下定決心。
不等滿朝文武心思複雜的離開,有人出聲了。
“臣御史中丞王隨,有本要奏!”
王隨,近五旬的年紀,河南人,字子正,真宗朝的進士,喜佛法,現任大宋御史臺御史中丞,兼翰林侍讀學士,曾經擔任過趙禎的先生。
此人跟周懷正有些交情,周懷正叛亂以後,遭受到了牽連,被貶出了汴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