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卻幫著朕,奪回了河西,守住了西北,徵滅了西夏。
所以你出任樞密使,遠比種世衡站得住腳。”
寇季抿了抿嘴,沒有說話。
趙禎語重心長的道:“朕知道四哥心中有何顧慮,無非是覺得朝堂上文臣壓著武臣,站在武臣之首,遠沒有站在文臣之首自在。
但朝堂上是文壓武,還是武壓文,是滿朝文武能作主的嗎?”
寇季略微一愣,明白了趙禎話裡的意思。
重文抑武,並不是在滿朝文武的商議中定下的國策。
而是趙氏皇帝,為了防備武人作亂,定下的國策。
所以重文,還是重武,取決於趙氏皇帝,而非滿朝文武。
武臣經過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打壓,已經勢弱到了一定地步。
但是隨著大宋不斷的開疆拓土,一大批新的武臣再次湧現了出來。
新老武臣若是放下了成見跟文臣鬥,那也是有一拼之力的。
趙禎若是偏向一下武臣,武臣能趁勢崛起,壓著文臣,那也是能做到的。
寇季以前一心想混文臣之列,是因為知道大宋的國策,知道大宋重文抑武,混武臣沒前途,遲早會被文臣壓著打。
可如今的大宋,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誰壓著誰,看的不是國策,而是趙禎的心思。
在文臣和武臣的力量可以分庭抗爭的時候,趙禎偏向誰,誰就能在朝堂上佔據優勢。
更關鍵的是。
樞密使也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好。
都是為江山社稷服務的。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可以議論兵事,在兵事上發表見解。
樞密使也可以議論民政,在民政上發表見解。
也就是說無論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還是樞密使,都能參與到朝廷所有政事的討論中。
唯一的區別就是,真正到了需要決策的時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能代替官家作主,樞密使不能。
“官家需要臣出任樞密使,臣出任樞密使就是了。臣是官家的臣子,自然得聽從官家的吩咐。”
寇季笑著說。
雖然寇季不太願意去出任樞密使,但趙禎需要,寇季也就鼎力支援,畢竟二人有共同的目的。
只不過,我出任了樞密使,那還要朱能出任樞密副使幹嘛?
寇季心裡在問。
趙禎卻不知道寇季的心思,他見寇季答應了,笑道:“那就委屈四哥在樞密使的位置上坐鎮幾年,等四哥卸任樞密使的時候,就是四哥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