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略微一愣,感嘆道:“難道朕還用不了朱能了?”
寇季繼續笑道:“官家想用朱能,只管用就是了。臣回頭找臣祖父商量一二,斷了跟朱能的交往就是了。”
趙禎皺起了眉頭。
寇季安慰道:“官家不必為此感覺到不舒服。一切都是為了大宋,為了百姓。”
趙禎長嘆了一聲,“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趙禎所講的是《國語·周語上》中的一段。
大致的意思是,阻止百姓說話的危害超過了堵塞河川的危害。
即便趙禎和寇季君臣如今權傾天下,也要在乎百姓的想法、說法、感受。
當百姓們的聲討聲形成浪潮的時候,趙禎和寇季二人再厲害,也得向百姓們服軟。
若是不服軟,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狼煙四起、烽火遍地。
但凡是聖明之君、賢良之臣,都知道江山社稷的根基在何處。
趙禎感嘆過後,看向了寇季道:“如此便要委屈朱能了……”
寇季沉聲道:“臣會去找朱能說一說,相信朱能能夠理解。”
趙禎緩緩點頭道:“朱能答應以後,你派人告知朕一聲,朕即刻草擬加封朱能為樞密副使的詔書。”
寇季點點頭,問道:“樞密正使,由誰擔任?”
趙禎揉了揉眉心,道:“朕正為此事頭疼呢。”
寇季一臉不解。
趙禎坦言道:“朕原本想著讓種世衡出任樞密正使。種世衡乃是書香門第出身,他出任樞密正使,文臣們不會反對。
種世衡有降伏李德明之功,他出任樞密正使,武臣們也難以反對。”
寇季盯著趙禎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趙禎講的這些都不是重點。
果然,趙禎嘆息了一聲,神色難明的道:“但種世衡自己似乎有些不願意。他似乎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想動一步。”
寇季沉默了一下,詢問道:“官家和種世衡談過?”
趙禎緩緩點頭,“聊過兩句,還沒有等朕開口提及此事,他就婉言拒絕了。”
寇季思量道:“官家還有沒有其他人選?”
趙禎沒有說話,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遲疑道:“臣?”
趙禎認真的點頭,道:“論出身,你也是書香門第出身,還是官宦世家,祖父又是在世聖賢,比種世衡還要高一等。
論功勞,你能數出來的功勞,可遠比種世衡要多。
種世衡不過是打了幾場勝仗,降伏了李德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