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給出的建議風險太大,寇季覺得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能用。
但寇準話中的一些提議,寇季倒是十分贊同的。
比如寇準讓趙禎和寇季二人將兵權牢牢的抓在手裡。
俗語有云:手裡有兵,心裡不慌。
俗語又有云:槍桿子裡出政權。
只要將兵權牢牢的抓在手裡,任憑那些士紳如何折騰,也逃不了被暴捶一頓的命運。
萬一弄的天下大亂,那就如同犁地一樣,將大宋疆土從頭到尾犁一遍。
漢高祖劉邦,四旬起兵,奪得天下。
趙禎和劉亨才多大?
雙雙皆在二旬之齡,雖說寇季已經接近了三旬,可比起漢高祖劉邦起兵時候的年齡,依然要小很多。
寇季自己能活多少,寇季不知道。
但是趙禎能活多久,寇季卻知道的清清楚楚。
史料記載,趙禎足足活了五十三年。
那還是趙禎在弱不經風的情況下活的歲數。
如今的趙禎,常年習武,身子骨格外的硬朗,他一個能打四個寇季。
如此情況下,只要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他恐怕會活的更長。
趙禎有足夠的時間,將大宋反覆的暴捶。
所以,現在寇季和趙禎二人,只需要革新兵制,努力的抓兵權就夠了。
有了具體的方向,又有了應對最壞結局的辦法。
寇季心裡總算是有了一些底。
寇季心裡有了底,也就沒有繼續跟寇準多聊,他帶著寇準到了飯堂,用了一些早膳。
然後找到了已經吃過了早膳,回到房裡歇下的向嫣和寇天賜,抱上了寇天賜,就出了府門。
父子二人乘車,晃晃悠悠的進了興慶宮。
父子二人到了興慶宮的時候,興慶宮內早已聚滿了人,滿朝文武都在。
趙禎既然將西夏王宮改成了行宮,那麼他就可以在行宮內召叢集臣,進行早朝。
滿朝文武坐定以後。
趙禎出現在了興慶府正殿。
滿朝文武施禮以後,便開始直入正題。
趙禎有意將封賞功臣的專案留在了除夕夜進行,所以今日早朝並不會頒佈任何賞賜,而是湊在一起議論了一下佔領的西夏疆土的治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