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是三五成群,劫掠那些邊陲上的西夏小部族,或者是在西夏邊陲遊走的流商。
靠著搶劫,最開始的一批人很快的就富起來了。
其他人看見了,自然眼紅。
然後,他們就開始成群結隊的出去禍害西夏人。
到最後,整個團練都出去禍害西夏人。
現如今,不止整個團練的兵馬,他們團練管束下的一些平民百姓,也逐漸的加入了他們。
他們整個團練有四千人左右的兵額。
可他們出去到西夏為禍的時候,人數已經攀升到了六千左右。
六千人出關,場面自然不小。
不可能不引起西夏人的注意。
可他們出了長城以後,就會化整為零。
以百人為一夥,在西夏各處充當馬賊。
目標小,流竄的快,西夏人一時半會兒也不一定能抓打住。
這才讓他們屢屢得逞。
他們在西夏為禍不要緊。
可苦了守城的將士們了。
每次他們搶完了西夏人,碰到了西夏大軍追趕,就逃亡長城關口。
他們是有番號的大宋兵馬,守城的將士們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守城的將士們放他們進了長城,難免要跟追擊他們的西夏兵馬大戰一場。
若不是他們每次在碰到西夏大軍追趕逃進了長城以後,幫著守城的將士應敵,臨走的時候還留下一些財貨做報酬。
恐怕他們早就被人關在了城門外,讓西夏人弄死了。
說來也怪。
西夏人被他們折騰了這麼長時間,愣是沒有派遣使節到汴京城去告狀。
也不知道西夏人是怎麼想的。
怕說出去丟人?
又或者說是西夏人以前搶大宋搶的多了,如今被大宋人搶,他們覺得是報應,所以沒有聲張?
老校尉也想不通西夏人為何沒有去汴京城告狀。
總之,他看到了城外有宋軍將士的影子活動,下意識的就聯想到了那群禍害,下意識的就覺得那群禍害又去禍害西夏人了。
“派人出去看看,看看是不是又是那群棒槌在外面惹禍。這群棒槌還真是不消停。寇經略坐鎮西北,都敢在外面亂來,也不怕寇經略收拾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