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戰後工作上,寇季能做的卻有很多。
遼人在麟州附近的地方肆虐了許久,殺死了不少人,空出了不少地。
寇季可以將其分給忠魂的家眷們。
至於那些家眷們在麟州城附近,並且已經死絕的,寇季只能為其默哀,並且上書趙禎,追封其三代。
朝廷其實對廂軍很不人道。
不給好的軍備,也不給太多的糧餉,卻讓他們肩負著比禁軍還要重的重任。
特別是邊陲的廂軍。
他們真的是守土保家。
但凡被派遣到邊陲的廂軍,絕大多數都是被災難牽連的,或者是被族中的人犯罪牽連的。
所以他們在從軍的時候,舉家都跟著遷移到了邊陲。
往往,廂軍將士們駐守的關塞背後,就是他們家眷們居住的窩棚。
所以,一旦敵軍攻破了城關,大肆屠殺,那麼舉家破敗滅,就近在眼前。
麟州城守軍,甚至保德軍的大多數忠魂的家眷,其實都在這一場戰事中死絕了。
所以很多死去的忠魂,享受不到朝廷給他們的獎賞。
對此,寇季也無能為力。
只能給他們足夠的榮耀,以及報仇雪恨。
祭奠了忠魂,立了記載著他們壯舉的碑以後。
寇季跟王凱、折家軍校尉二人回到了城外的帳篷內。
不等二人開口,寇季率先開口問道:“劉奇等人已經追出長城了?”
王凱和折家軍校尉二人齊齊點頭。
折家軍校尉沉聲道:“長城外不止有遼人,還有西夏人。”
他不好評價劉奇等人的莽撞之舉,所以只能把敵人列出來說。
寇季聞言,緩緩點了點頭,淡淡的道:“出去了就出去了,遼人在我西北犯下了滔天大罪,豈能說走就走,能把他們全部留下,自然就要全部留下。
我之前說過,要打出長城去,那麼就一定會打出長城去。”
王凱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折家軍校尉沉聲道:“我大宋此次雖然擊潰了遼人,可我們自己損失也不小。如今我大宋重兵還在燕雲之內征戰,我們若是在西北繼續打下去,恐怕朝廷不會答應。”
打仗,就要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