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送加急文書的軍卒,到了朝堂上以後,多是這般狀況。
他們為了不耽誤朝廷的政事,大多都是拼了命的在趕路。
向敏中對殿外的侍衛們擺了擺手道:“扶他下去休息,著御醫好好為他診治一番。”
殿外的侍衛們入了殿,抬著送信的軍卒出了垂拱殿。
李迪拿著信筒到了寇準面前,寇準查驗了一下信筒上的火漆,確認沒有人動過以後,緩緩開啟了火漆,取出了裡面的文書。
寇準仔細閱讀了文書的內容以後,老臉上佈滿了寒霜,臉色陰沉的可怕。
他一句話也沒說,隨手把文書遞給了李迪。
李迪看完以後,一臉驚恐。
向敏中、丁謂二人見此,趕忙湊上前,湊到了李迪身邊,伸長了腦袋去看文書。
向敏中一目十行的看完了文書以後,驚叫道:“這麼嚴重?”
文書中提到,江浙、淮南一代,近八個州,鬧了糧荒,八州內的糧價一路飛漲,遠超汴京城糧價的數倍。
百姓們吃不起糧食,都在吃樹根、啃樹皮、吃觀音土充飢。
更有甚者,易子而食。
淮南之地,更有人藉著糧荒旌旗造反,短短七日,聚眾過萬,正在淮南等地劫掠大戶。
文書在向敏中、丁謂二人看完以後,又迅速的傳到了百官手裡。
百官們也顧不得禮儀,湊在一起圍觀文書。
片刻過後,滿朝文武都知道了江浙、淮南等地鬧了糧荒的事情。
文書最後落在了王曾手裡,王曾捏著文書,沉聲道:“老臣此前收到過淮南、江浙一代鬧糧荒的奏報,只是當時並不嚴重。老臣查閱了一下今歲淮南、江浙一代的歲收,發現淮南、江浙一代今歲並沒有缺收,所以以為是有奸商趁機囤積了一些糧草,想借機牟利。
如今看來,是老臣想差了。
老臣有罪,請官家責罰。”
寇準陰沉著臉,擺手道:“此事與你無關,歷來糧荒之前,總有徵兆,不是天災就是人禍。可此次淮南、江浙一代鬧糧荒,卻沒有任何徵兆。你一時不查,也情有可原。
況且農事也並非你所掌握,你也不用因此擔責。”
向敏中皺著眉頭,沉聲道:“歷來鬧糧荒,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淮南、江浙一代,明明沒有缺收,卻無故鬧了糧荒,背後必定有因,需要細細查探。”
寇準緩緩點頭,道:“此事就由你跟王曾二人負責追查,一旦查到背後有人搗鬼,定斬不饒。”
丁謂則趁著這個機會,幫劉娥解圍。
他對站在御階下的御史大夫以及言官們喝斥道:“還不退下?現在不是爾等胡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