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面對皇族,面對太后,面對官家,他們卻不會慫。
不僅不會慫,而且隨時還做好了慷慨赴義的準備。
只要他們是在面對皇族、面對劉娥、面對官家諫言的時候被處死,那麼事情傳出去以後,他們立馬會名聲大噪,然後名流青史。
他們這些做言官的人,求的就是這個。
劉娥跟御史大夫以及言官們,就像是鬥牛一樣,互相喘著粗氣,瞪著對方。
垂拱殿裡靜悄悄的,針落可聞。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劉娥開口。
劉娥卻死活也不肯開口。
“噠噠噠……”
突然,一陣馬蹄聲在殿外響起。
垂拱殿上的百官們同時往向殿外。
寇準皺著眉頭喝斥道:“何人敢在宮內行馬?活膩了嗎?”
話音剛落,一個身背小旗,披甲持刃,腰間掛著三面腰牌的軍卒,策馬到了殿前。
他在百官們注視下,跳下了馬背,小跑進了殿裡,急聲道:“江浙急報,淮南、江、浙一代,近六各州,陷入到了糧荒。牽連的百姓,多達百萬。”
軍卒從背後摘下了一個密封的信筒,雙手舉到了胸前。
滿朝文武聽到這話,嚇了一跳。
糧荒不可怕,可怕的是牽連甚廣的糧荒。
牽連到百萬人的糧荒,那可是大災難,處理的要不妥當,必定會有人趁機作亂,趁機造反。
“快快呈上來!”
寇準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當即讓宦官去取信筒。
李迪卻顧不得去等宦官邁著小碎步走到軍卒面前,他搶先一步,跑到了軍卒身前,奪下了他手裡的信筒,拿著信筒就給寇準送去。
在李迪從軍卒手裡拿過了信筒以後,軍卒腦袋一歪,暈倒在了地上。
為了及時把江浙一代的災情傳給朝廷,他已經幾天幾夜沒休息了。
如今信筒交到了朝廷手裡,他精神一鬆,自然暈了過去。
滿朝文武對此見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