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看著這老傢伙臉上希冀的表情,一臉怪異。..
他其實也是這樣的想法。
50噸級的運輸機,如果叫運20,那是給運20丟人。
他可是清楚地知道運20的技術效能,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20噸,最大載重量超過噸,航程超過9500公里,雖然網上公佈的只是大於7800公里……
50噸的飛機怎麼能佔用運20的型號名稱呢。
“那就叫運5唄。把軍用跟民用的區分開,軍用的叫運5,民用就叫運0200,那種級別的,佈置兩百個位置,沒有問題吧?”謝凱絕對不能讓鄭宇成這老傢伙一個人把這種好事給幹了。
馬鳳山等人急忙點頭,表示完全可以佈置更多的座位。
鄭宇成一臉鄙視地看著謝凱,這小子太不給面子了,自己都給他投去了期待的眼神。
非得更自己搶命名權。
“對了,程總,我覺得,咱們軍用設計的總體氣動佈局,有些細節方面可能修改一下最合適。伊爾7的運輸能力雖然強,相對美國的4來說,經濟性還是要差一些。”謝凱看著程不時,用商量的語氣說道。
他本來不想去幹涉設計。
不過目前的運十寬體機型號,不,確切地說應該叫運5的設計,氣動佈局很大程度上都是參考了謝凱從伊拉克人手中搞到的那架伊爾7。
程不時看著謝凱,一臉微笑,做出傾聽的表現。
“在氣動佈局方面,以目前我們缺乏經驗技術的基礎,採用常規佈局比較可靠。整體啟動佈局上,我們可以採用大展弦比的機翼設計,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等設計我覺得也可以用上。另外就是,不要採用伊爾7那種機翼直接穿過機艙頂部的結構設計……”謝凱說的時候,臉上變得很嚴肅。
這些技術特點,都是運20採用的。
運5,明顯就是為了運20作基礎儲備,一方面積累設計經驗,一方面則是用來驗證這些技術理論,讓國內的設計師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程不時跟馬鳳山等人皺著眉頭看著謝凱。
一旦改變設計,很多工作就需要更長時間。
“我知道大家擔心這些設計修改會影響專案進度。大家不用急著出成果,看著國外的飛機越高越大,就開始變得著急。高屋建瓴是沒用的,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夯實基礎,等國內技術配套的升級!”
“李明山首長已經提出了部隊對未來大飛機的效能需求,咱們的運5本來就達不到,再改了,到時候……”程不時一臉為難。
謝凱如果是專業的航空設計大拿,他不會有意見。
謝凱提出的這些,卻需要很多的試驗。
“以目前每年的軍費財政預算看,空軍能買多少?諸位,不要只盯著眼前。空軍的戰鬥機需求更大……”謝凱瞭解空軍未來的發展,絕對不會因為一些意外出現就打亂他們的發展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