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司令。”譚靜對著蔣北銘舉起了酒杯,“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謝謝譚大姐。”蔣北銘舉起酒杯回應道,“好辦法說不上,不過我有點想法。在北京的時候,王承恩和我說起過要在瓊州府搞試點徵收工商稅。雖然現在這個事崇禎那邊還沒有做最後的決定,可我們是不是可以和陳民城這樣說,榆林灣要到各地去投資做生意。我們就用做生意的名義先在各地楔上一顆釘子,慢慢和當地官府搞搞關係。”
“你這個辦法我覺得不太可靠。”許朗說道,“咱們在廣州和瓊州府已經做了很多年生意了,現在不是也沒控制得了嗎,只是做生意不行。”
“許朗,你沒聽懂我的意思。”蔣北銘解釋道,“第一,咱們在廣州和瓊州府是真的去做生意,根本就沒有什麼軍隊;第二,那兩個地方是明朝知府、總督的駐地,咱們也根本控制不了。但是這次咱們去的都是瓊州府內的州縣,都是小地方。咱們可以把軍隊改編成商會工廠護衛隊,有了武裝力量,我想當地政府應該比較好控制一些。”
“要是這樣的話。”許朗想了好一會,“我只能說先試試,我總覺得不太妥當。”
“那就先試試。”韓萬濤趕緊舉起酒杯,“就按北銘的方法先試試,老夏、秋明,拜託了,和你們譚大姐去一趟瓊州府。”
皇太極坐在盛京城的皇宮裡,面前擺著兩封信,只有范文程一個人在皇太極的跟前。
“範愛卿,這兩封信你都看過了,你覺得怎麼樣?”
“回大汗。”范文程答道,“臣以為豪格貝勒所說之事的確是需要由大汗來定奪的。雖然鎮國公也許初衷並不在此,但是現在朝鮮的情況我們不得不防。”
“濤敏也在來信中解釋過朝鮮發生的這些事。”皇太極問道,“你覺得他說的是不是真心話?”
“臣覺得鎮國公說的是真心話,但是大汗不得不防。”范文程又重申了一遍。
“範愛卿。”皇太極突然問道,“你覺得咱們明年再破關一次如何?”
“大汗明年還想破關嗎?”范文程一面問一面思索著皇太極這句話的意思。
皇太極沒有回答而是又問道:“範愛卿,你覺得明年鎮國公能訓練出多少朝鮮新軍?”
范文程聽懂了皇太極的意思:“大汗想調派多少朝鮮新軍?”
皇太極依舊沒回答:“範愛卿,你替本汗擬兩道密旨,讓豪格和濤敏搞好關係,別把關係弄得太僵;另外嘉獎一下濤敏,讓他們抓緊訓練新軍。”
“嗻,臣遵旨。”范文程答完又問道,“明年入關的事是否也要告訴鎮國公?”
“只讓豪格知道就行。”皇太極笑道,“本汗要看看兩個鎮國公的心思。”
濤敏收到了皇太極的旨意:“弟弟,大汗來信了。”
“是嗎,說了些什麼?”
“沒什麼。”濤敏把旨意遞給了濤功,“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嘉獎的話。”
濤功看完了旨意:“哥,大汗究竟什麼意思,這上面什麼實質問題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