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的意思很明顯。”濤敏笑道,“他在靜觀其變。”
“哥,你是說大汗現在不信任咱們了?”
“也不是。”濤敏沒再解釋而是問道,“咱們在盛京還有多少燧發槍。”
濤功想了想:“咱們走的時候帶了3000多支,按照正常的生產速度,現在應該還有三四千支,火炮應該能生產出十幾、二十多吧。”
“哦。”濤敏吩咐道,“我再給大汗寫封信,讓他再送2000支燧發槍來裝備朝鮮新軍。另外,你多弄點人,咱們在朝鮮也要開礦冶鐵。”
“咱們在這鍊鐵?”濤功疑慮的問道,“那大汗那邊會怎麼想?”
“我會想辦法和大汗解釋的。”濤敏突然壓低了聲音,“弟弟,我有個想法想和你說說。”
“哥。你有什麼想法?”
“弟弟,你覺得現在崇禎為什麼要重用榆林灣,崇禎的心裡真的對榆林灣放心嗎?”
“那還能是為什麼。”濤功不明白哥哥為什麼要這麼問,“還不是因為有咱們大金。崇禎現在只想利用榆林灣,他心裡肯定對榆林灣是不放心的。”
“不錯,你說的很對。”濤敏讚賞道,“崇禎利用榆林灣正是因為有大金的存在。榆林灣現在很擔心咱們在朝鮮搞土改,所以他們不遺餘力的想來離間咱們和大汗的關係,破壞咱們的土改。可是他們的這個辦法倒是也提醒了我,假如大金和明朝達成了停戰協議,你說榆林灣在崇禎的眼裡還會有利用價值嗎?”
“哥,你說的是這個道理,可是大金能和明朝停戰嗎?”
“為什麼不能。”濤敏反問道,“原先的歷史上,明朝和皇太極談判過幾次,但都因為各種原因半途停止。皇太極一直想仿照朝鮮自立一國,如果真的能夠停戰,一方面咱們可以有更充分的發展時間,另一方面可能就不用咱們去對付榆林灣了。”
“可假如大汗不同意停戰呢?”濤功又問了一個問題,“哥,你別忘了現在的歷史已經改變了。”
“那假如咱們去和崇禎談停戰的問題呢?”
“咱們?”濤功有點被哥哥說糊塗了,“咱們怎麼和崇禎停戰,咱們只是鎮國公,崇禎肯定不能相信咱們。”
“如果咱們不是鎮國公了呢?”
“不是鎮國公還能是什麼?大汗還能再給咱們封官嗎?”
濤敏笑而不答。
濤功突然有點想明白了哥哥的想法:“哥,你想。。。。。。”
濤敏衝著濤功擺了擺手:“你覺得呢?”